微信上,A君让我帮他参考一下17年1月的书单。
本以为只是几本,结果长长的书单瞬间刷了屏。
细数一下,二十七本书,且不乏经典。
好奇的问他:怎么看得完啊?
A君:速读啊,一天一本,无压力。句末还带着一个怪笑的表情。
:可是,就算读的快,这么多作者的思想理解起来还是会吃力吧?
A君:无所谓嘛,开卷有益,翻翻就得了。
……
犹豫半天,我打出了一句话:
这么看,看了也白看!
“20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个作家。当时每天至少读1本书。一定有人会觉得了不起吧,其实,想当作家,1天读1本书,就像运动员整天运动一样,是理所当然、再平常不过的事。
27岁的时候,我住在贫民区的筒子楼里,欠着400万的债,处境相当凄惨。从20岁到27岁,7年的时间里,我至少读了2500本书。读到最后却欠了一大堆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末了我也没找到。
28岁的时候,我又重新开始读书。我给过去7年的读书做了个总结,那就是“实际上一本书也没读”。
这段话取自《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作者二志成的自序。现在功成名就的二志成当然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二志成了。不过他的经历可以告诉我们一点: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读书,读再多也没用。
秋叶大叔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说:开卷不像古时候那么容易做到本本有益,“开卷有益”更适合信息稀缺的时代,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开卷往往让你湮没在信息的海洋。
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应接不暇,而很多朋友在学了速读技巧后更是恨不得三五分钟就读一本书。看完书后总结出来三五句话,还不忘吐槽作者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洋洋洒洒写那么多。
我并不反感速读,而且还很喜欢速读,速读能够迅速找到重点节约时间。不过速读并不适用在所有书上,而且阅读速度快并不意味着对内容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一文中对读书写得极为透彻: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 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可见看书易,读懂难。看书很容易,读懂书本的内容,读懂作者文字背后的深意就不再容易 。要想真正读懂书,我们需要学会对书的深度剖析。而采铜老师在《深度学习的艺术》里也很好的提出的深度学习的四个步骤可以沿用到阅读中来。
一.提问
问题是个好老师,问题能够让我们将文对本上的内容经过我们大脑的理解消化从而达到为己所用的目的,从知识的搬运者变为吸纳者。当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时候不仅能够解决我们实际的问题,而且也能够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和参与度。
但问题也不能随便提,如果提的是“深度阅读好不好”这种问题,那么答案也就不过是“好“与”不好”,这样的封闭式问题并不能让你对文本深入理解的探究。而如果提的问题如“深度阅读的适用性范围以及如何调整阅读的深度”这类的开放性探究问题,就能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提问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上,根据自己所知提出问题。这样得到的新知识就跟以前的知识结合起来,不再是孤立无援的空中楼阁。针对新知识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不全盘接受,也不全盘否定。同时,我们看文章的同时也应该去了解作者的“言下之意”,探究这个“言下之意”的价值。采铜老师针对提问,提出了学习四问: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二.解码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需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本意,不可擅自演化指对字面的理解。而解码则是基于主观意愿,更加主动的过程,不仅是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自身内部知识的重新构建的过程。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理解层面,每个人看到的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其的解码角度不同则看到的东西也就会不一样了,不同的问题会让你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因为角度的问题,解码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是解码会有深浅的差别。从心理,社会,历史等多个角度去解读一篇文章,那肯定比只从一方面得到的解码更有深度。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就曾经对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作品《我不是一只烟斗》作了七层解读。而针对解码,采铜老师也提供了三条思路: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看小说如果我们只看结果的话,不外乎主角天下无敌,男女主角在一起,凶手就是某某某……那小说还有意思吗?我们看的是主角怎么变强,男女主如何在一起以及凶手为什么是他。那同样的,看物理公式也要了解公式的由来,才能真正的理解公式。所以,我们看书也不应该只看结果,还要去看过程。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二八原则”影响下的我们习惯去归纳文章的内容。的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20%左右但如果,我们把一本书缩减成一句话,那么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都扔掉了。特别是一些经典之作,作者所用的每个例子,每个推论,甚至每个句子都具有反复揣摩的意味,这个例子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这个推论适不适用其他条件,这句话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这都是我们可以延展出去的点。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正如法国大科学家庞加莱在《科学与方法》中写道:正是例外变得重要起来。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郝明义先生的《越读者》里将读书阅读分为四类,而秋叶大叔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根据自身经验也将读书分四类。但为什么秋叶大叔将专业书从主食阅读中剥离出来单列一项?是因为专业书的重要性并不应该被混淆——专业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励志书这种不应该放在同等地位,偏驳的理解会误导年轻人。所以秋叶大叔在自己的书里将专业书单独分类,也是在强调专业书的重要性。分析文章的不同点,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操练
操练也就是实践。实践能够提升你的对知识的理解。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去学习将知识从一种静态的文本变成一种动态的可以使用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关于操练采铜老师也提出了三种方式:
1.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王云五先生自述,他在学习英文时,就是把英文原作熟读多次以后,翻译为中文,过了一星期之后,再翻译回英文,再将其与英文原作对照,然后“于文法有错误者即查找原文修正,于文法无误而用字遣辞不如原文精练者亦参酌修正。”不仅如此,他对古文的学习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先把古文译为白话文,又把白话文译回古文,以资对照。正是这等苦工夫下下去,才成就了王云五先生这位自学成才的大师。
2.游戏式操练
如果我们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以在更丰富、更多样可能性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3.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的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而当知识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也变成了一种技能。
四.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采铜老师认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把那个小的东西再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要害,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被完全忽视了,所以他提出要把知识进行融合。这与斯科特·扬所著的《如何高效学习》里面的“整体型学习”异曲同工——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而我们也能在简书里面各个大神写的文章里面了解到学习知识需要先建立自己的框架。所谓融合也就是指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由点状的知识变为线状最后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采铜老师针对融合提出了三种方法:
1.迁移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这位著名的黑客兼创业导师在书中,对编程和绘画这两种创造性活动的相似性进行了完美的论述,少时学画的经验迁移到了他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使他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1. 画家学画的方法是动手去画,而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保罗初学编程时还抱着书读,不过随后就放弃了,直接动手去干。
2. 画家学画必须要临摹,从大师的作品中进行学习,美术馆、博物馆是他们最好的学校。而黑客则是通过观看优秀的程序来学习编程,研究它们的源代码,开源社区是他们最好的学校。
2.印证
如果说迁移式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那么印证式迁移则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赖声川先生回忆了自己找到《如梦之梦》创作灵感的经历。这个经历实际上是一连串看似无关的事件的连点成线:在罗马参观画展注意到一幅勃鲁盖尔的画作、在台北艺术大学准备和学生共同创作一部新戏、在法国一座古城堡看到了一位已逝外交官的铜像、看到新闻里伦敦火车相撞事故中找到了原先被认定死亡的幸存者、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无法诊断的致死疾病的报道、在印度旅行时读《西藏生死书》了解到一种临终病人向他人讲述自己故事的习俗……这些被观察并留存于心的细节,突然在一瞬间,产生了奇妙的「组合」,在经过了巧妙的连缀之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架构,最后便诞生了《如梦之梦》这一佳作。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3.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这就类似与主题阅读,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多个材料的阅读。但与之不同的是互补性思维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深度学习就像速读一样,不是每本书上都需要使用。针对不同的书我们也不是非要把四个步骤进行完,根据书籍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书我们需要去深度解读,有些书我们用“二八原则”找出主旨就行了。
写在最后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洪镇洙在1年365本书前花了100天读100本自己专业的书。秋叶大叔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针对选书说过这样一段话“但我也不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我觉得比较好的说法是:读书的类型要丰富,而不是仅仅追求读得多。”大神们能够一天读一本是因为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框架,广泛阅读只是在替换框架里陈旧的知识而已。但如果你没有框架,却单纯追求阅读量的话,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多了点谈资而已。建立自身的知识框架是比阅读量更重要的事情。
金克木先生曾言他的读书经验是:“少、懒、忘。”其中‘少’我的理解是读经典,读学之科目之必读书。采铜先生在《深度学习的艺术》里也提及:“所谓学习,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不够让人闭塞,深度不够让人只得皮毛。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尽量去找最经典、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解码、模仿参研。”同样用来读书的时间为什么不拿来读那些更能够使我们受益匪浅的经典?
我是张三千,一个专升本的学生党,一个不想让明天后悔的眼镜男,有缘再会。
喜欢就点赞哟!٩( •̀㉨•́ )و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