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县风正乡的东六方村是该乡第一大村,即使在全县也是数得着的大村。每年的二月二,东六方村都要举行烟火大会,四里八乡的群众都要去观看。烟火大会的高潮是点老杆,老杆是一根2丈8尺(约9米)长的高大油松,平常放在大队(村委会),点杆前众人请出,用车拉到村西坑边挖坑固定,一架架鞭炮+烟火依次挂在杆上,成为春节后最引人瞩目的明星。
谁能想到,这根8个大汉抬起来都费力的巨木,居然是一个人从山东临清走了200多里路扛回来的呢?
据说,清朝年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鸡泽县十年九灾,百姓只能想尽办法谋生。
东六方村有一个巨人,人称老花牛,力大无穷,然而很懒。那个时候,全村喝水都靠村外一眼水井,去的早的,打上来是清水,去晚了,打上来是浊水,最后的只能打点泥水。老花牛吃的多,喝得多,起得晚,常常打泥水。这天早上,人们像往常那样打水,到了井边发现打不了了。原来,井口上放着两个石磙,这两个石磙一半在井边,一半在井上,紧挨着都掉不下去。石磙少说也有三百斤,几个壮汉用尽力气只能挪一个,另一个就得掉到井里。多上人吧,井台小,容不下,大家一筹莫展。有人想到老花牛,赶紧叫他吧,他力气大。于是人们到老花牛家,喊醒老花牛。老花牛到了井边,他说,我帮忙可以,第一担水得让我先打!大家都同意。只见老花牛站在井台边,两手放在中间一手一个石磙,说了一声:“起!”两个石磙都凌空飞起,落在井外!从此之后,第一担水一直由老花牛来打。
老花牛家境贫寒,缺吃少穿,就跟着别人去山东贩私盐。看过《隋唐演义》的都知道,唐朝有个程咬金就是贩私盐的出身。一车盐两三百斤,用独轮木车推着,走上几百里,可以获得暴利。历朝历代管家都禁止私盐,在一些地方就形成了盐帮,团结起来对抗政府,政府也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这一天老花牛又推了一车私盐行走在田间小路,突然有人喊道:“官府来了!”这些贩盐的多数都是弃车而逃,跑慢一点就会被抓。老花牛实在不舍得推了这么远才弄来的盐,就加快脚步。走到某处,路不好走了,他就双手抓起盐车,硬生生提着走了一百多步,藏在高粱地里躲避风头。
却说官兵追捕私盐贩子,他们抓人的抓人,推车的推车,收获颇丰,根据口供,应该还有一人一车,而且那人还推了双份盐,也就是推了足有600斤!官兵沿着脚印追到某处,发现只有脚印没有车印,很是纳闷。大家分头找,终于在高粱地深处找到了老花牛,他正坐在小车上吃干粮呢!官兵说:“你在这干啥?”“这不是看到你们害怕吗。”“车子怎么弄过来的?咋没有车辙呢?”老花牛说是我提过来的。官兵不信,他们对老花牛说,你要能再提出去,我们就不抓你了。老花牛闻言大喜,放下干粮,提起小车,连车带盐硬是走了一百多步又回到了路上,中间都不带停!官兵吓坏了,这家伙要是拼起命来,谁能抵抗,就放过了老花牛。
东六方村有一个土地庙,香火十分旺盛。这一年,年年用来点老杆的巨木朽了,大家伙都想着怎么样找到这样的木头,走遍鸡泽和周边县都没有,大家发了愁。老花牛听说这件事,想起过去贩私盐在临清见过一根这样的木头,就奔赴临清,买下木头一人扛了200多里。回到家,老花牛把木头扔在地上,8个壮汉抬都感到费劲,谁都想象不到,这200里路,老花牛是怎样走回来的!
据说,老花牛是天上的牛神转世。有一天,有邻居拉着重车上桥,快到桥顶时脚打滑,几百斤的车子往下滑,闹不好要出人命!老花牛刚好走到这,双手托住车,用力向上顶,哞的一声,车子安全到顶,人也显出了牛的原形,从此离世而去。
十几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村里人用一根更高的水泥电线杆替换了那根巨木,常年树在村西坑边,不用年年埋进去再挖出来了,那根巨木也不知所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