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规矩和爱》,一直在想着自己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规矩和爱的平衡点在哪里,我常常走到无路。看到孩子照片的笑容,突然就心生愧疚,我的情绪总做不到平和且坚定,在规矩和爱中游离!
今天看到这一章节【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无论教育研究还是商业管理都是提出过很多不同的反思模式,书中提到四个步骤
1、回忆发生了什么?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特别是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来回忆,尽可能的把事件客观详细的描述出来,不要急着加个人解释。什么时候发生?我做了什么?父母做了什么?当时我的感受是什么?父母的感受是什么?虽然童年的童年的往事,虽然常常伴着情绪,但还是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如果是一个人自己做饭吃,我建议把回忆写下来,这样比较容易理性。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是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这一步的反思内容,包括为什么自己会做那些事情,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处理,这件事情的发生和当时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在解释父母为什么这样做时,要重复他们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特点去理解,不要停留在一些简单表面的答案上,例如:不要把父母的打骂行为简单地解释为,他们个性粗暴。应该进一步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解释。
3.这件事情对我和父母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用两条标准来反思,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规矩中是否体现爱,爱里面是否带有理性和规矩。
4.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做?
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重复父母的教育模式,并思考,这样重复是否是建立在理性的反思之上!其次,用规矩和爱的模式来思考,如果现在让自己来处理,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为什么需要指出的是,进一步的反思,应该跳出事情的本身,即使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问题,让自己有些痛苦的经历,也要带着理解和宽容看待父母的行为,父母是常人,他们也会受到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影响,也会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影响一下,不管自己的父母有多少错误,能够这样把我们健康养大,我们都应该感恩。
《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即使父母有对我们过分的严格的时候,我们任然要去理解、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方面用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探索如何用爱和规矩的模式来做这样的理性反思,另一方面,也和大家一起来探索中国传统的严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候甚至不是自己要去刻意回忆过去,而是不自觉的把一些理论和早期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反思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父母,也是自己对规矩和爱的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自己也是80年代末的留守儿童,在那个时候特别盼望的就是过年过节,父母回家,现在有机会亲历陪伴儿子长大,自己却感觉还没有目标,找不到那份我们的纯真,所以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让我们反思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能多去接纳和理解,让规矩和爱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