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未来的科学大师
——从清华、山大、武大实践看“珠峰计划”实施十周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1-29 董鲁皖龙 杜玮
▓▓ 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大师? 科学大师是培养出来的还是“冒”出来的?
一、 “珠峰计划”的实施背景:
☞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5个基础学科领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20所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
☞ “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条件,国内外交叉培养……”——教育部给出选拔培养未来科学大师的方向
☞ “专家面试小组+学生面试官+综合组”的ABC选材方法——学生面试官考查基础知识,看是否合群合作;专家面试小组层层追问,抽丝剥茧考查思维能力;综合组开展心理评估,写出参考评语。
★ 朱邦芬院士(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主动性、兴趣、使命感是选拔拔尖人才的三个维度。
“主动性非常重要,能否主动思考问题是拔尖人才的重要特质;其次是兴趣,只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驱使主动研究;使命感意味着在困难、挫折和各种诱惑之下的坚持力。”
“清华大学物理基科班的特色:强化数理基础,开设专题研究课,请最好的教师。”
清华学堂物理班强调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申请出国,对哪个问题感兴趣,想跟哪位教授学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学堂提供资助。
二、给学生自己“冒”出来的氛围
☞ learn(知识学习)与study(研究型学习):
“要将learn变成study,专题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专题研究不是从第一页学到最后一页,而是从问题出发,遇到问题就研究一段,由点到线再到面,在研究中学习,体会乐趣、发现兴趣所在。”——朱邦芬
☞ 拔尖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冒”出来的,关键是要为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朱邦芬
☞ 良好环境6要素:①优秀学生荟萃,相互作用;②追求真理的氛围,不功利;③好教师全心投入教育,把教育学生当作事业;④宽松的环境给学生自主性;⑤要参与国际比较,知道最优秀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⑥好一点的硬件环境。
三、持续努力(20~30年)方显成效
▓▓ 什么样的研究是世界一流的?什么样的人才是世界一流的?
★ 朱邦芬院士(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
一流人才形成的“4个台阶”——起步、成名、成家、威震天下。从别人没有做过的领域“起步”;有一定影响力即“成名”;开展系统研究“成家”;最终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让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者都跟着自己做,叫“威震天下”。
☞ “职业教育”与博雅教育 :需要突破“职业教育”思维,需要博雅教育思维
在教育理念上,“职业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在“职业”导向下,选课制度、学分制度、毕业设计仍是传统套路;在基础教育,中学的应试思维、学习方式与创新存在较大差距;从硬件上,开展小班教学、研究型学习、师资不够、能力不足、甚至打造智慧教室都有难度。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教育部等6部门制定实施)
学科范围拓展到包括地球物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在内的12个学科,并在“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强调要“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等。
【感悟】 培养未来的科学大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从变革课程,如:STEAM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大力推动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转变,如:项目式学习、研究型学习等等。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持续用心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致力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要培养各学科能够引领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的骨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