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触心理学越发现做一位理性人实在太难,真实世界人在思考的时候存在太多的认知偏见,今天再谈一个心理现象:认知不协调。知是认知,行是行为。一般我们认为有了相应的认知就会有相应的行为,所谓知行合一。我们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没到,要提升认知。但事实其实并非如此,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状态,有认知不一定就有相应的行为。还有不一定靠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改变行为也可以反过来改变认知。
对于有认知不一定有相应的行为,这点我们可能无可置疑,毕竟知道却不能做到的例子在生活中实在太多。比如明明知道保持健康很重要,但晚上就是不肯放下手中的手机早点睡觉,比如明明知道学习知识很重要,但就是不肯拿起手头的书本。再如投资的律令无非低买高卖,熊市定投,牛市定抛,分数量,分批次等几条,但是再精心制定的策略又怎么抵得住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之所以懂了那么道理却过不好一生,除了我们没有去实践这个道理之外,往往还觉得自己已经在实践了,以为知行合一了。就像有些人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却做不到,但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没做到,自己会认为自己做到了,而且还觉得自己做得相当好,这就属于认知不协调,有认知却没有应该有的行为。这点上我们都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做到了吗?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做到了吗?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做到了吗?
认知不协调的第二点,就是我们以为是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为认知会决定行为,但事实可能也并不是这样。现实世界中,不仅态度、观念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反过来改变态度。就拿选民投票的例子来说,相对于投票前的选民,投票后的选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所投票的候选人会取得胜利。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了行为,先投了票,投了票之后就希望自己选的候选人能胜出。选民就会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个人就是最能代表你的人,然后就会特别希望这个人当选。
上述的这种认知不协调,在学术上叫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我们身边常常有这种现象,比如网络掐架,有时网友争论已经不是社会事件本身,而是因为自己站了队,发表了观点,于是要维护的就变成了各自发表的观点和立场。再如你买了一只股票,因为你买了这支股票,所以你看这支股票的眼光就不客观了,你总是试图去寻找支持它上涨的理由和消息,你希望它涨,你就不能用理性的心态去考虑什么时候把它卖掉。相反,当你卖掉一支股票之后,又希望它跌,因此你又会戴上有色眼镜,又选择去过滤看这支股票负面的消息,得出的结论依然不客观。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第二种认知不协调去形成某些新的观念,完成某些要做又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可以先让孩子去看书,有了看书这个行为之后也许他自己就认为自己是喜欢阅读的。所以先引导人改变行为然后再改变观念,因为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改变一个人不仅可以从怎么改变他的观念入手,也可以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
总结一下两种认知不协调,一是知行不一定合一;二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可能改变对一件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