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我儿时的那个年代,捉昆虫和养昆虫是我们这些小男孩儿最喜闻乐见的一项户外活动了。尤其是每一年放暑假之后,总会有些小朋友忍不住叫上身边要好的小伙伴,拿上捕蟋蟀,扑蜻蜓的小网子在草丛间捕捉昆虫。
而捕捉昆虫又是一种非常讲求技巧和眼力的活动。例如蟋蟀和蚂蚱这两类,其实必须拥有足够的眼力才能够在草丛和墙根边上发现。而要抓住他们,则需要非常敏捷的动作和反应力。不然像两种虫子,还没等你捉住,他们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我的家是书香门第家庭。所以家里对我的行为管的极其严格,甚至平常都不能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更是很少有参与过捉蛐蛐,捉蝗虫这样的游戏。
虽然小时候,没有捉过昆虫。不过通常情况下,和大人一起逛集市,总会遇到贩卖昆虫宠物的小摊位。其中就有一种昆虫,北方称之为“蝈蝈”。
我曾经在文章当中分享过我母亲学中医的爱好。而我父亲的爱好,在我的印象当中还是挺少的。但养蝈蝈就是其中一件。
而今天铁导和大家分享的这一篇短小的诗歌,就与养蝈蝈的爱好有关。蝈蝈的学名叫螽(zhong)斯,而诗经当中也有描写螽斯的诗词。名字就叫《螽斯》。
这首诗歌,不似《诗经》中其他诗词一般,四字一句。而是以一种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出现了三字一句的制式。且这首诗歌,其实也是一首颂祝的小调,主要是祝愿家人多子多孙延绵后代的祝愿。同时,这首诗使用了一语双关和谐音喻示的手法,写得很有特点。
首先诗词三段的第一句都是‘螽斯羽’,‘羽’自然可以指代翅膀了。而螽斯的鸣叫本身就和翅膀上的音片有关。
根据百科上面的描述,螽斯分雌雄,能够鸣叫的只有雄虫,而雌虫则只有听器。雄虫的翅脉络有点像网一样的,其中有两片透明的发声器。
它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主要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而由于螽斯种类不同,翅膀的薄厚和震动的频率也是不同的。频率是大概在870Hz—9000Hz这个范围内。也基本上是我们人类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内。
他们振翅鸣叫的声响,时而高亢婉转,时而低沉若铃。总之,能够让玩家在炎炎夏日当中体会养虫的乐趣。
而正因为如此,诗中的三段第二句,我内心中的意思,就与传统的解释有些不同了。
第一段‘诜诜兮’,第二段‘薨薨兮’,第三段‘揖揖兮’。而这三句通常解释都是众多的,聚众的,聚集的。
但我认为,此处应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是用字音来形象的将螽斯的叫声模拟出来。
‘诜诜兮’,里面的诜(shen),其实是一种中音叫声。‘薨薨兮’里的薨(hong)是一种低音叫声。而‘揖揖兮’里的揖(yi),则是高音叫声的部分。这种通过用字拟声的方法,可以在读者诵读诗歌的时候,体会鸣虫的叫声。
诗中三段的第三句‘宜尔子孙’,则是一种多子多孙的意象。因为雌螽斯产卵能力很强,通常一只雌螽斯,一次便可以产出六十左右颗。
而每段最后一句,又不太一样了。第一段是‘振振兮’,其实从读音上讲与‘诜诜兮’同韵。但实际上,它表示的是一种茂盛的状态。第二段是‘绳绳兮’,这里‘绳’读(min)三声。做延绵不绝讲。而第三段是‘蛰蛰兮’,标准解释是聚集的。可以看出这诗歌的三段最后一句,说的是雌螽斯产卵之后的情形。
但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首诗的每段第二句和第四句,其实都存在用字音模仿螽斯的叫声的可能性。同时也写出了这种昆虫和鸣的声音和聚居的生活方式。甚至这里面还提现了一种雌雄同体的意味在。
诗歌虽然很短,但是写的很有意思。而且还有一些童趣在里面,读起来也很顺口。算是《诗经》之中难得的小品之作。
诗词就这样讲完了,我来讲讲我父亲的故事吧。我父亲在我七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很严厉的。我们八零后的小孩小时候,家长打孩子是常事儿。我小时被打得就比较惨烈,虽然伤痛早已不在,但阴影一直都没有消除过。
父亲虽然在教育上做得并不是很好,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都是一个夹着烟卷儿,坐在一把红色椅子上喝茶看报纸的形象。而且他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读书。他写字也非常好看,而且还会用工厂里的机器给我做木头刀剑。
我四岁学国画,五岁就拿了全天津市少儿杯国画大赛一等奖。那是我这一生当中最为荣光的时刻。也是父亲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最有面子的一次。如今想来,他当年应该是带着非常自豪和骄傲的神情跟别人说:“我儿子!一等奖!全市一等奖!”
当然之后,他也因为身体原因早早的离开了我和母亲。之后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母亲还是会在春夏交际的时候给我买上两个蝈蝈养着玩。那时我并不会养蝈蝈,只是将一小块白菜喂给它,而蝈蝈也是养在一只小笼子里。那笼子基本上都是软竹子编的。往往只能这样养上三个月,一到秋天就去世了。
后来我才知道,蝈蝈是可以养到过年之后的。而且这项爱好其实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了。而到了南宋,更是由民间流传到了王公贵族的手中。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经在节目中讲过。古代皇帝很难接触到间接的声音媒介。他要是想听音乐,想看相声,那必须要演奏者、演员现场演出才行。皇宫里肯定是不能常年听到虫鸣这种自然之声的。所以养蝈蝈也成了皇宫孩子们的一种爱好。
当年在清朝乾隆年间蝈蝈还登上金銮殿。当年紫禁城里一共养了万只蝈蝈。一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朝臣们给皇帝上朝拜年的时候,这一万只蝈蝈在皇上坐上龙椅时开始鸣叫,这场面也被称为——万国(蝈)来朝。
这当年皇宫里最大的谐音梗啊!!!
其实想让蝈蝈定时叫是有技巧的。因为蝈蝈对温度非常敏感,一旦它感受到温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就会叫。甚至都能精确到半度。有很多北方人冬天喜欢揣着蝈蝈葫芦打麻将。而那怀里的蝈蝈叫的越凶的,往往都是输了钱的。因为输钱了人,通常身上的体温就因焦急变高了嘛。
而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皇帝在建国后回到故宫时,为了给小孩儿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从太和殿的龙椅后面,拿出了一只蝈蝈罐儿。可见养虫在当年是多么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因为从小就面对了很多亲人的去世,所以我对所有的生命都很敬畏。我记得我不仅养过蝈蝈,也养过鱼(买来的鱼不舍得杀掉吃,就养起来了。),养过小鸡,养过小仓鼠,甚至养过一阵蝙蝠。
我家楼下的枣树下,是我曾经去世伙伴的墓园。直到现在那墓园还在,而那些曾经陪伴我渡过童年的动物们,不知道修没修成人形。
也许,他们转世之后,便成了与我在人世间擦肩而过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