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追求与学习动机(P239)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即趋向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
相应的情绪体验本身,似乎已成为人所追求的目标,并构成其行为的直接动因,这就是情绪追求。
人们对于符合其情绪追求的事物或活动必然表现出兴趣和热情,趋近并加以接纳;而对于不符合其情绪追求的事物或活动必然表现出冷漠和厌倦,回避并加以排斥。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
情绪追求与教学的可接受性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取决于能不能接受和愿不愿接受两个方面。
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该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
而“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课堂教学这一双边过程能否实现有效互动的关键和难点。
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实际上都是旨在解决学生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课程的主体意义及其情绪反应的制约。
因为,情绪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
尽管情绪追求通常是无意识的,但是其“趋乐避苦”特性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方向选择和行为意向。
从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动机取向来看,当学生接触某一课堂学习情境时,其并非主要从课堂性质及其最终结果的未来社会价值的认知性角度对之进行反应,而是更多地从教学内容的形式当前是否“有趣”的情绪性角度对之进行评估,并据以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
在本小节的内容中,做了如下几个思考:
1,课程体系,应当如何来设计以达到满足该课程中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发展速度,从而基本解决“能不能”的问题?
2,使用一套标准化教学内容,一名老师,是否可以同时解决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能不能”问题?那么,当一个班级中出现认知超出平均值与低于平均值的学生,他们在与大部分同学面对同一套标准化内容时,作为学生自身应当如何应对,作为老师又应当如何引导?
3,一名老师,是否能解决一个班级中所有学生的“愿不愿”问题?老师应当如何把握授课当中的“生动活泼性”与“科学逻辑性”这两个自变量,使教学内容既让学生感到“有趣”又不使知识失去其本来的含义?
4,少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的倾向时,作为老师是否应当做出增加“生动活泼性”的改变,亦或是采取其他的方法对该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对同在课堂中的其他学生会带来什么影响?是有益的还是有损害的?
5,作为学生,面对主观评价“无趣”的课程或者“无趣”的老师,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应当如何进行主观上的调节?如何创造更加积极的主观意义?
后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向外求,伯乐很少,也很贵。不如向内求,自己做自己的伯乐。
作为成年人,应到十分留意我们对事物创造的主观意义;在学习中,依靠自己制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做自己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