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是颇受争议的。关于这个人物原型,福楼拜曾说:“Bovary,c'est mui.”(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可见,福楼拜在创作过程中,显然已将自我意识渗透到这个角色之中。并在她的形象塑造中注入了自己的灵魂和对人性的见解。这个角色是简单的,它主要是反映了一个被私欲、贪婪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所毁灭的女人的一生。这个角色也是复杂的,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从她的身上能够反射出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下的黑暗现实和社会图景。
爱玛出生在一个薄有田产的农民家庭。她从小天生丽质,生性纯洁。得到了父亲的溺爱,被送往修道院接受上层社会的教育。然而,正是这浮靡空洞的,不恰当的教育,在她心里种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的种子。她渴望中世纪浪漫的爱情,正如小说里所说的那样: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中。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并非源于生活本身,而是源于自己对于生活的幻想和白日梦。
然而命运却将她抛给了乡村医生包法利,这个懦弱老实,庸俗不堪,不懂情调的男子。他与爱玛的结合扼杀了爱玛对于爱情的幻想。这两个人物本质上是对立的。他们之间丝毫没有共同语言。但对于包法利而言,爱玛是个完美的妻子。这一点在他最后为爱玛的墓碑上的题辞可以看得出。这就不可避免地为这个人物形象又镀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修道院的上层社会教育所埋下的浪漫主义种子在爱玛内心躁动不安。她不甘于满足现状,她渴望上层社会的生活。在一次舞会上,她认识了罗道尔弗,这个富裕的地主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使得爱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直接跃入了罗道尔弗的陷阱中。而对于罗道尔弗而言,爱玛不过是在他无聊的生活中增添一丝慰藉的猎物而已。不久之后便腻烦了,将她无情抛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欧洲中产阶级社会虚伪,自私,冷漠的普遍心理。
被罗道尔弗抛弃之后,爱玛并没有反省和悔改,反而落入了更深的深渊——邂逅了赖昂。赖昂是个才华横溢“有着金色卷发”的青年。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彼此很能聊得来。他们都热爱音乐和旅行,讨论浪漫主义的小说和戏剧。如果说罗道尔弗满足了爱玛对于物质和上层社会生活的幻想,那么赖昂的出现则是满足了爱玛对于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的幻想。相信福楼拜在创作这两个人物时,其初衷也是爱玛所渴求的两样东西——物质和精神——的原型。赖昂和爱玛交谈的内容虽然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但仔细看来却又矫揉造作,华丽浮靡。一定程度上也批判了这种上流社会教育所带来的毒害人心灵的恶果。
莱昂的出现使爱玛重新燃起了对于生活的希望。但是为了满足自己及情人的奢华生活,她在商人的诱骗下欠下了高利贷的巨额债务,去维持这段如同泡沫般虚幻的爱情。但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债主三番五次地追债,这段脆弱的爱情一旦失去了物质的支撑就必然分崩离析。因而爱玛再次被情人抛弃。
为了归还债务,爱玛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老情人罗道尔弗,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经济能力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罗道尔弗作为一个极其精明的人,必然会很好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怎么可能去帮助一个自己早已看透的爱慕虚荣的女人?在高利贷债主的不断逼债和压迫之下,爱玛走投无路,最终在极度绝望之中吞砒霜自杀。
爱玛的悲剧是多方面造成的。然而当时的社会才是最终的幕后黑手。不恰当的修道院教育,使她一直陷入对中世纪浪漫爱情和上流社会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其次,罗道尔弗和赖昂对她生活的介入刚开始对她的生活来说仿佛是一丝光亮,然而实则是更深的黑暗与迷途。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利贷债主则是爱玛悲剧的导火索,是促成其悲剧的直接原因。
福楼拜在创作爱玛这个人物形象时,一方面给予了批判,批判她的虚荣和浮华奢靡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也抱以极大的同情和怜悯,指出造成爱玛死亡的,正是这腐败的社会。指出19世纪资产阶级人性虚伪及道德沦丧。然而,《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对于女性的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和救赎等主题也同样具有现实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