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属于最早一批接触电脑客户端的用户吧!
那是一九九二年,太原,大表妹刚从部队退役回来分在一家文印室里做打字员,有天晚上,我陪她去办公室里拿份文件,看到那部大块头,我特别好奇,她打开电脑演示给我看,当时她用五笔打字,看得我一愣一愣的,我只知道字是用拼音拼出来的,怎么用部首还能打出汉字,大表妹说要想学好打字,必须背字根,我看了一眼字根,跟日本字差不多一样的部首,我说这么多怎么能记住?我对大表妹无限崇拜。
事情的转机是在那年夏天,舅舅去俄罗斯出差,回来时给小表妹带了一份礼物,是个电脑键盘,那时小表妹刚上五年级,正在流行俄罗斯方块。舅舅给她带的那份礼物就是让她在电视机里打俄罗斯方块,当然,键盘也可以用来练习打字,这里指得就是传统的五笔打字。
小表妹在大表妹的指导下很快就记住了字根,也会一键输入,每输入一次,都会有个完整的汉字出来,然后她们就开始练习打字速度,一分钟能打多少。
大表妹是专业人员,她们办公室是无纸办公,所以她的输入速度比说话都快,小表妹在她的指导下,一分钟也可以打120字,那个速度让我瞠目结舌,于是我也想学习五笔打字,可是小表妹那时小不懂事,把那个键盘看得像命一样,谁都不让碰,别说我一个外人了,每次学完她就把它宝贝似的锁到柜子里。
我心心念念。
同时期,我的同学朋友跟我一样待业在家的都选了类似理发,裁剪,插花这样的手艺,可我一心只对着电脑,表妹不让我碰她的键盘,我就找到了一家电脑培训机构,这在当时属于非常高大尚的。第一次大胆地说想学打字,那个老师拍着胸脯说,一个月让你结业,不行免费在学一个月。到你学会为止,这个包票打的让我一点没有犹豫,我第一次花了巨款,为了我那未知的前途。
一个月结束,我果然还是懵懵懂懂,除了打字,啥都不会,这距离我开店的要求太远太远,
老师提议,先找一家打印室操练起来。
于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开始公关起来。
我找了家里的亲戚。虽说是亲戚也是好多年不走动。我管他叫叔。
听说他有个朋友在做文印室,我想让他帮着介绍我去她店里实习。白白干活的那种。
到叔叔指定的位置正好是午饭时间,叔叔领着我去了一家快餐店,我至今记得一九九四年,那时的消费不算便宜,十二元一份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菜格里放了一个大大的鸡腿,现在想想真得很难吃,但是那时端到手里却是特别特别的香,我几乎都没有犹豫,那硕大的一盆饭就被我吃得低朝天,等我昂起头,叔叔还在慢条斯理地夹着一根芹菜,他说慢点吃慢点吃,不够我们在加,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吃相,难为情地抹了把嘴,我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今天怎么这么失态,是我们的城市也变得文明起来了吗?
吃完饭,叔叔骑着他的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送我去了她朋友的门店,类似走廊这样的格局,墙的一边摆了两台电脑,她朋友不在,雇了一名打字员在那忙活,见我去了,指了另一台电脑给我,让我不要碰她那台,
然后就去忙她的去了,叔叔给他朋友也打了个电话,他的朋友很客气。电话里说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小李,就是他雇的打字员,小李虎视眈眈地看着我,对我很是敌视。可能是怕我抢了她的工作。对我爱理不理。
我在那干了一段时间,她总是让我干一些生活上的事,比如有顾客上门,她就指使我干其他事,像炉子的水开了,需要我去换水之类的,最后我明白了她的心意,跟她说让她放心,我是要回老家开店的,不会在这里待上多久,她才对我松懈了一些,脸色也和缓了很多。
一九九六年,我行走在长江西路,看两边的打印室,寥寥无几,又多偌繁星,我了解了又了解,开一家像样的打印室最少三万块。一台四八六的电脑就要一万多,更别说那个复印机了,我只能选择打工,把开店的梦想压了又压。
一九九七年,男友补助了一年多的工资,差不多三千七的样子,他拿着那笔钱带我去看家庭影院的功放,跟我说,结婚了我要把这些搬回家,可我没有喜悦,我想让他把那笔钱借给我,有了那笔钱,我就可以买台电脑了。男友说那怎么行,结婚了总得有两样象样的家电,他花了一千七买了彩电和家庭影院。
看着那一人高的功放,我觉得这辈子完了,我再也完不成我的梦想了。
结婚我是多多少少有点遗憾的,可能是在我经济最好的年代,我的梦想也悄悄走远。
结完婚,我卯着劲地挣钱,只想给自己买台电脑,多么小的愿望啊!可那时就是达成不了,随随便便一台电脑就是一万多。
我只能束之高阁。另觅他路。
我的起步很低,320元的家当。我去大市场批发了一大堆袜子,就摆起了摊,记不得那是几月几日,应该是春夏之交。我拿的最多是女士长筒袜,还有小孩子的花边袜。
第一摊买卖就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来给自己的女儿选择花边袜,1.2的拿价我收了她3块,接着她又为自己选择了一双长筒袜,6.5的价钱我卖了她20。第一次开张,高兴至极,等我收完摊盘了一下卖了一百多块钱,纯利润正好也对半,就是说那时的小生意利润可达百分之五十。我兴奋极了,这样算下来,离我买电脑的日子越来越近。
我用利滚利的钱把生意越做越大,到那年冬天,我用赚来的钱开了一家童装店,满满的一屋子衣服,到腊月二十九卖个精光。我像是找到了发财的路子。
可是翻过年,我的对面一下子来了三家店,都是卖童装的,我卖什么货她们也卖什么货,有了那三家店的竞争,突然我的店变得死气沉沉的,也有我维护好的老顾客也跑去她们家捧场,我的优势一下全无。
烦恼让我焦灼不安,每个季节都被压下来很多库存,这需要我大大地筹钱往里面填坑,库存越来越多,多得需要我另外租房子才能搁置。
偶然一次去市里拿货,遇到一位久别重逢的培训班同学,我们曾在一起吃住过,交往甚好,只是那时没有手机,不曾联络过。我们互相问了近况,知道她在市里开了一家打印店,那颗复苏的心一下子快跳出了胸膛,这不也是我当初的初衷吗?
我立刻前往她的打印店,地址位于一家装饰公司拐角里,特别特别的不起眼,
当我得知她在这里已经经营了六年,也就是说她当年从培训班出来就开了这家店,而且她老公为了支持她,把自己的工作辞了来帮她,就知道她有多么的自信了。
她老公原是出租车司机,九十年代,那个行业特别吃香,没想到,真没想到。
她对我说只要想干事,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二零零四年,我思前顾后,终于做了重大决定,把剩余的童装全部清仓,一件不留,虽说一件不留,还是有很多衣服都被我扔到了垃圾堆。做了永久告别。我用抛出货物的钱购置了电脑设备,再续我年轻时的梦想。只要有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