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隐门下・上医策・方数引
许负:红颜阅相堪封侯
乾坤之间,在术士群体中,女性术士的存在本就如凤毛麟角,要崭露头角更是难上加难。然而许负的出现,宛如一抹绚烂的绯红,在数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负实际上是 “许妇” 之意,古书中常省略 “女” 字旁,写成 “许负”,这导致后人产生误解,不仅错把她当作男性,还遗忘了她的真实性别。许负是秦末汉初之人,籍贯为河南温县,其生平事迹大多已难考证,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几则轶事和一部《相书》。
在秦末汉初的动荡时期,魏豹作为魏国的没落贵族,在反秦战争后被项羽封为西魏王。魏豹听闻许负擅长相术,便邀请她到府中为家属看相。当看到魏豹的小妾薄姬时,许负大为惊愕,断言她将生下龙种,未来会成为天子之母。当时楚汉相争正酣,魏豹本已归附刘邦共同对抗项羽,听到许负的预言后,便心生叛意,企图自立为王。然而,他最终被韩信击败,封国被削,家人沦为奴隶,唯有薄姬被送往织室劳作,后又进入后宫,但一直未得刘邦宠幸。薄姬心灰意冷之际,却在一夜梦到苍龙盘踞在自己腹部,似为吉兆。次日夜里,刘邦果然召幸了她,薄姬将梦境告知刘邦,刘邦认为这是显贵的征兆,此后薄姬怀孕并生下一子,取名为 “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许负的这一预言得以应验。
或许是因为这一事件,刘邦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在历史长河中,女子封侯之事极为罕见,这也足见许负相术的影响力。许负从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就已声名远扬,历经汉文帝一朝,近四十年的时光,从红颜少妇变成了白发老妪。岁月的沉淀使她相术更加精湛,她本就身为侯爵,又承蒙薄姬和文帝的感恩礼遇,因此性格越发直爽泼辣,心中所想便直言不讳。
汉文帝时期,有个名叫邓通的四川南安士人。邓通没什么真才实学,却被文帝提拔为上大夫,与文帝出则同辇,寝则同榻,赏赐丰厚,备受恩宠。有一次,文帝让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看到邓通有纵纹入口的面相,断言他必将穷困饥饿而死。文帝听后心中不悦,但也不好发作,只是冷冷地表示自己能让邓通富贵,无人能使其贫穷。随后,文帝赏赐给邓通一座铜山,允许他自行铸币。一时间,“邓氏钱” 遍布天下,邓通富甲一方。邓通向文帝百般献媚,却触怒了太子。文帝驾崩后,太子继位为景帝,便治邓通的罪,指责他谄媚、扰乱钱法,没收他的家产,将他囚禁在空室之中,断绝饮食,邓通最终果然饿死,许负的预言再次得到验证。
无独有偶,名将周亚夫也与许负的相术预言有关。周亚夫是汉初大将周勃的次子,起初担任河内郡首。许负为他看相后,说他三年后会封侯,封侯八年后成为丞相,再过九年就会饿死。周亚夫听后觉得不可思议,他认为自己的大哥已承袭父亲的爵位,即便大哥去世,也应由其儿子继承,自己很难封侯,而且如果自己封侯拜相,又怎会饿死呢?许负则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纵纹入口是饿死之相。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犯罪被剥夺爵位,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封周亚夫为条侯。景帝时期,周亚夫因平定 “七国之乱” 立下大功,先后升任太尉、丞相,权倾朝野。但后来因为势力过大,逐渐被景帝疏远。一次,周亚夫的儿子购买了五百副铠甲、盾牌用于父亲的殉葬,却被人诬告谋反。周亚夫拒不认罪,最终被收监,他气愤不已,绝食五日,吐血而亡,许负的预言又一次应验。
除了为人看相之外,许负还善于总结相术心得并记录下来,著述颇丰。据《怀庆府志》记载,她著有《德器歌》《五宫杂论》《听声相形》等作品。郑樵《通志・艺文六》也记载了《许负相书》3 卷、《许负金歌》1 卷,可惜这些著作大多已经散失,难以得见全貌。不过,敦煌遗书中保留了手写本《许负相书》残卷,虽然不是完整的版本,但也算是聊胜于无。这部相书是现存最古老的相书,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丛书《提要》中提到该书在当时极为流行,并且对于相额纹、相手掌纹、相脚掌纹等内容的剖析尤为详尽。
在静谧的夜晚,当笔者翻阅《相书》时,仿佛能看到两千多年前那位许姓妇人纵横于王侯将相之间,凭借相术臧否人物的风姿。她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因此特为她作传,以表缅怀之意。
吾辈承易隐之门庭,研习上医之策,谨遵 “彼道太极・己道旋极” 之要旨。于彼道太极之广袤天地,明许负相术于古代方数、人物命运判断传承之独特价值,察其与古人相面观念、社会阶层变迁之渊源;于己道旋极之精勤修行,体悟古人于相术应用思索之智,汲取其中文化精魂,融于现世之学与思。
愿吾辈潜心钻研,传承其精华,为世人文化传承、精神启迪,倾尽全力,不负先圣遗泽,担当时代重任,成就易道弘扬之大业,此乃吾辈矢志不渝之追求也。且当以敬畏之心,探许负相术之奥,扬其善者,使方数文化之光,烛照后人对古代相术文化认知之路,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此吾辈之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