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律,相信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注的话题。也是每一位家长迫不及待想拿到的结果,对吗?
一、梦想的建立
1、保护好奇心
还记得孩子小的时候,会对你说出十万个为什么?
“妈妈,为什么天上的白云跟着我们走?”
“妈妈,为什么小鸟会飞,我们却不能飞?”
“爸爸,为什么火车有很多节?”
“爸爸,小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
就连上三年级的哥哥也难逃他灵魂式的提问:
“哥哥,邻居姐姐考了100分,你为什么没有?”
“哥哥,超级飞侠为什么没给我送包裹?”……
孩子都天真懵懂、好奇心重,这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被提问的人答不出来啊!要怎么告诉他呢?
这些一系列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家长智慧的回答,重要的是,孩子有一天跟你说:
我想当宇航员,我想当医生,我想当警察、老师、歌唱家、科学家等等……
这时我们的回答就尤为重要,是打消他的念头,说他无理取闹,还是相信他,会实现他的梦想呢?
这是我们家长应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无论孩子是无理取闹,还是天马行空的想法。
作为家长,我们都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一切都有可能性。
2、确认目标
相信孩子有目标是一方面,还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做家长的要助力孩子如何达成目标。
可能有的家长当孩子提出他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
比如长大后我想做科学家……
会不会有家长会说:就你现在这成绩怎么可能?
或者有孩子想做一名演说家……
会不会有家长会说:有聚餐的时候你都不主动表达,能当演说家吗?等等……
这样的互动就会打消孩子的兴趣。对吧?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每天清晨的故事是女儿做示范,学校举行故事大王比赛,孩子也成功的拿到了好名次。
所以,在孩子心里她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主持人,再大一点,她的梦想做一名超级演说家……
现在进入高中了,她要做青少年教育,想解决更多孩子的心理障碍、抑郁以及多重人格等。
从小到大每当女儿有目标、有梦想的时候,我都会相信她,确认她。并且找一找相关资料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或者营造相关的环境,不断的确认她,激发她。
3、激发梦想
8岁时领孩子上亲子课程,
12岁时让孩子报少年领袖课程,
13岁给孩子报青苗团进入正能量圈子。
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给她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女儿从小到大的培养,我没有只看她的分数和成绩,更注重的是她的做人做事、人格的培养。
让她有责任心,进取心,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目前,女儿非常健康的成长,她的眼神是灵动的、有光的、带着自信面对生活所有的如意和不如意。
通过各个环境和场合的激发,让女儿坚定了她的梦想,作为一名有爱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她要让更多的孩子不再迷茫,不再抑郁,不再无助。
二、激发内在动力
1、环境影响
我考会计证这个事件,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影响,考证的学习跟学习文化课非常相近,每天正常上课,正常写作业,题型也非常相近,每天下班去上课学习,回来跟孩子一起学习,探讨问题……
我们娘俩就像同学,一起感受学习时偶尔带来的苦闷,一起把一道题整会时带来的兴奋,我们有共同的沟通话题。
有一天我差点难哭了,于是我就跟姑娘说出我的难处,女儿便安慰我说:“妈妈,我们遇到难题时别着急,多读几遍题,慢慢的就解出来了,只要你坚信,实在解不出,我们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当孩子这样安慰你的时候,我相信,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不用教她怎么做了,对吧?
2、相信的力量
记得姑娘中考时,她在班级的成绩是中等生,要想考进我们当地的重点高中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在孩子还剩半学期的时间,她对自己有要求,要努力的往上冲一冲。
在这个期间对于一名中等生的孩子想考虑进重点高中是有很大压力的,那么作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她,降低她的压力。
这份相信是发自内心的,我告诉女儿说:无论现在的成绩什么样,但是妈妈看到你的未来一定不一样,因为你是一名善良,懂感恩,有思想,有魄力的孩子,一个对未来有憧憬,有志向的孩子一定错不了,妈妈相信你。
就是这份相信,让孩子很放松、很从容,淡定的参加了中考,结果以605.3分的好成绩考入我们当地重点高中,达成所愿。
3、学习是快乐的
妈妈的状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因为我一直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妈妈,每天在单位管理50多人的团队,每天早晨5点起床给女儿做早餐,用琐碎的时间看书,听网课,健身,每天都在学习进步中……
并且我把学习的收获、成长这份快乐呈现给女儿,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只有精神富足、丰盈之后,她才能快乐。一天女儿放学回来,有些不开心,跟我说妈妈我可以不和同学来往,但是我的闺蜜不能不和我来往,今天她跟我生气了,怪我没有答应跟她出去玩,所以我真的很怕失去她,妈妈她要是不和我做闺蜜,我该怎么办?
我当时只跟姑娘说了一句:姑娘,你知道为什么你怕失去吗?
是因为你所收获的还不够多,所以你怕失去。
当女儿听到这句话时,她立刻恍然大悟,她说妈妈我明白了,我要继续的成长自己,让自己更加的优秀,当我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就不怕失去,因为你所拥有的远远大于失去。
然后,女儿总结:妈妈我发现当我成长了一层,你比我又高了一层。妈妈,你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我的人生导师,女神。现在,女儿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喜欢上了学习。这是我非常欣慰的地方。
三、如何让孩子产生自律?
1、家长学会放下,不贪、不求
很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玩手机,不学习,心情就焦虑、着急,尤其玩的更甚时,去网吧叫不回来时,家长就更无助了。
这时我想问大家,我们是管还是不管?
管,当你对孩子施加控制、压力时,可能越闹越僵。
不管,孩子会继续玩手机,没有节制。
那到底怎么办才好?
首先,就是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让我们平和下来,感受自己内在是否担心、着急、焦虑?
如果是,我们就需要跟自己对话了。
孩子都有哪些优点?他是什么也不行吗?
孩子是真的不想好吗?他真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糟吗?
孩子是家族的延续,家族的根不好吗?
我相信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么你还担心啥?
所以,此时此刻,我们真的要放下,不贪、不求。不要认为孩子一直很优秀,今天怎么变成这样了?
自己不接受,一切的不接受都是你内在有标准,都想让对方按照你的标准走。
例如:你看这孩子起那么晚真气人,这是我的标准。
这孩子都12点了还不睡,这也是我们的标准,所以才给我们带来烦恼。
再比如:你的生意变得不好了,你觉得是问题吗?你觉得有问题是因为你觉得你有损失了,你有标准了。如果是别人的生意损失,你就会说,唉,30年河东30年河西,生意嘛,有起有落,你都觉得没有问题。但一涉及到我自己,就有问题了,不应该怎么怎么样。
所以,你看是不是标准在作怪,你所有的标准都是我的束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当孩子不是学霸,你就想:至少孩子还学习。
当孩子不好好学习,你就想:至少孩子还上学。
当孩子不上学了,你就想:至少孩子还健康。
总比那些脑瘫,身残,得抑郁症的好多了吧?
所以,当我们进入思考时,就让我们学会放下,不贪,不求。
有句话说的好,当你有所求时就会有烦恼,当你还想着赢,就一定会输,输就会结束,当你没想着赢,你就不会输,只要不会输,就像大海的水一样,奔腾不息自然流淌。
2、尊重孩子、良好沟通,让孩子有自尊
任何孩子不想听家长的话,是因为家长没有尊重孩子。我们时刻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因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任何事情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当你尊重孩子,孩子就会有自尊。有自尊才能自爱,自爱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由,自由才能成功。
记得女儿12岁左右有一次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让我告诉老师不学了。我当时心想让女儿学钢琴的目的就是让她左右脑开发,有一些生活情趣。也不是为了考这方面的专业,所以不学就不学。但是我没有直接找到老师告诉不学了。而是,告诉女儿这件事儿是你自己的事,想学是你自己的事儿,不想学也是你自己的事儿,所以要想跟老师说你自己找老师沟通。周六上课时,她便找到了钢琴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老师也没有直接同意她,却告诉了老师小时候是怎么学钢琴的。是妈妈每天逼着她学,每天她都是哭着把钢琴弹完的。
这时我女儿又想,老师。是被妈妈逼着学,还学这么好,教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那我妈妈没有逼着我学,我为什么不能把钢琴学完?
就这样,女儿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学钢琴,最终她竟然把钢琴十级证书拿到手。
所以当你尊重孩子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有自尊心,孩子是有自己的决策能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好,都想成为优秀的人。
3、放弃强迫,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当任何事情以孩子为中心,让她自己做选择,而不是我想怎么怎么样,强迫孩子做某些事情。一旦有强迫,就会有反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鸡吃米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特意带了一只公鸡和一把米,他把米握在手中,用另一只手强迫公鸡吃米,结果公鸡受了惊吓,不仅不吃米,反而扑棱着翅膀到处乱飞之后,当他把米随意地撒在讲台上,应远离公鸡时,公鸡反而主动跑去啄起了米,教育孩子就跟拿米喂鸡一样。
如果总是像统治者一样控制着孩子,强迫着孩子,不仅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还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对自主、自我的渴望,只有放弃对孩子的各种控制命令和要求,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教育孩子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
4、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再去解决问题。
我们是不是经常发生一种现象,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却磨磨蹭蹭的。当你不耐烦时就会说上几句,可能孩子就低着头不停的在那抠着手,越是这样你就越气不打一处来。并说,你怎么这么爱偷懒,话音刚落,孩子的眼泪就会掉下来,无比的委屈。可能孩子会跟你说,妈妈我不是不想写,我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写?
当我们听到这儿的时候,是不是要进入思考呢?
原来有的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在向我们求助,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指责和惩罚,而是接纳孩子的不足,探求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
孩子学习不自律,是否因为缺乏对学习的兴趣?
讨厌被父母粗暴的委派任务?
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遇到了克服不了的困难?
没有成功的信心?……
只有找到孩子真正的原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5、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
自律的基础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正面暗示,提升孩子自我价值。
有一位瘫痪的母亲,哑巴说不出话来,当一个人语言和行为都不能做到的时候,如何去引领孩子呢?
用眼神和表情传递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相信、认可和无所求的爱,让孩子内在有力量。
所以,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珍惜自己,说到底想让孩子变好,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好。
当孩子感觉很糟时,就永远无法教会他们自立,只有当孩子感觉愉悦是孩子才会回报给我们惊喜。
所以,想要养出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一定给他们更多的尊重、信任、爱和价值感,只有让他们先相信自己,能做好,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自立自觉的人,让孩子感觉好才能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