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走在马路上,都能听到爷孙俩在讨论《小舍得》这部电视剧。或许是因为这部剧,讲出了很多大人的心声吧。三组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育儿理念,唯一相同的是做父母的那颗爱孩子的心。
三组不同的家庭,因为各自的原因,都对孩子出现过愧疚感。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为儿子的学习操碎了心。举报数学老师,没成想,后来想进的培训机构数学老师,就是被举报的老师。为了进这个班级,老师最后要求田雨岚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给自己道歉。田雨岚道歉的画面,很有感染力。为了孩子,面子不算什么。怕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了孩子。
这种心思,在宋佳饰演的南俪身上也有出现。原本在育儿这件事上,采取快乐教育的南俪,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理念相同,学习也轻松一些的学校。一向不求人的她,还是向她的爸爸张了嘴,想让孩子的户口,加在外公的房子上。让南俪下定决心开口的,是因为怕当妈的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耽误了孩子。
米桃一家。米桃的成绩一贯优秀,只是在某些课程上,没接触过有些落后。米桃父母想着给孩子报辅导班,去咨询的时候,听闻价格,一家三口的脸上,浮现的是被金钱难住的犹豫。走出培训班,三口之家站在马路上,因为金钱,脸上的复杂与无奈展露无遗。
《小舍得》中的三组家庭,三位母亲,拼尽全力都要给孩子,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鸡娃的田雨岚,为了儿子,能拉下身段,给老师道歉。佛系的南俪,为了女儿,克服内心矛盾,向爸爸开口。辛苦打拼的米桃妈妈,为了女儿,哪怕交学费需要省吃俭用,也依然供女儿上课外班。如果不那样做,她们会内疚。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长无能为力的时候,这种内疚感出现的频率会更高。
所有的这些,也许并不值得
父母拼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一定是最合适的吗?
田雨岚挤破头也要进的金牌班,后来因为数学老师对儿子的态度太差,导致孩子上这门课的兴致不高,后续引发了轩然大波。南俪给女儿买了对口的学区房,结果买房之后,才知道入学政策改了,买房的事情,等于白忙活一场。米桃最终了解到自己家与同学家的经济差距,内心还是失了衡,变得越来越自卑。
《小舍得》中的剧情,虽然只是电视剧,却也很真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家境普通的女孩,妈妈省吃俭用让女儿上重点学校,结果那所学校里,同学们的消费水平都很高。在整个学生时代,女孩的压力非常大,内心对于上的这所学校很是抵触。还好,后来的结局是好的,女孩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算是了了妈妈的一桩心愿。然而电视剧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将这个故事改编地更加深刻。女孩为了能有相同的消费水平,和学校的孔雀做了交易。欲望永远都填不满,女孩想要的物质越来越多,到最后变成了孔雀。电视剧版的最终结局是,母亲和女儿做了交换,母亲成了笼中的孔雀。
《小舍得》中的田雨岚,儿子成绩好,是田雨岚的精神支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女孩进名校,也只是妈妈的愿望。
家长们尽心尽力为孩子做的,除了自我感动之外,真的是最好的安排?
没钱、没资源、没能力,父母们该如何面对这份“愧疚感”?
抛开父母的私心与欲望,如果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帮助,而家长没办法满足时,当父母的心里,会对孩子产生愧疚感。就像《小舍得》中的米桃妈妈,因为钱,而不能为女儿做更多时,内心的愧疚感满满。这种“愧疚感”,会带着家长们,做出一系列不合理的决定。
当出现这种“愧疚感”的时候,家长们如果及时察觉,适时消化,或许受“愧疚感”的困扰会少一些。父母该如何面对,心中升起的这份愧疚感?分享2个原则。
心中装有育儿大目标。
比如《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本书,提到了一个理念“快乐育儿”。让育儿这件事,变得快乐一些。想一想,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小舍得》中的三组家庭,家长们拼命做的,真的是孩子们想要的吗?最明显的莫过于田雨岚,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儿子要的。
教给孩子软实力。
比起令人骄傲的好成绩,一个情绪稳定、三观正确、心中有爱的孩子,更让父母放心。人生是一段很长的路,将时间拉长了看,如果学生时代,只有苦涩的学习,孩子的生命底色,会是怎样的味道?三观、情绪、善良的品质等等这些,是父母可以传递给孩子的精神支柱。这些,不需要很多的钱、很强的能力、很广的人脉,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就能影响到孩子。
育儿,既然是为人父母的人生课题,为何不让过程愉悦一些?让孩子愉悦一些?比起成绩,正确的三观、勇气、善良、学习的能力等等,或许更重要一些。毕竟,长大成人之后,以往的学习成绩,大家会慢慢淡忘,而眼前那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人,才是真实的。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家有俩娃。欢迎关注,与你分享书籍中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