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弯湾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离婚率连续18年在持续上涨。反观结婚率,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具体数据参见民政部官网,2019年的数据还没出)
近几年,每年的离婚人数都在800万左右,并在持续上涨。
离婚的人那么多,离婚以后干嘛呢?有些人过了段时间,便重新结婚了;而有些人,因为在婚姻里受过伤,或者对婚姻这回事看透了,再婚的意愿不是那么强烈了。
可是,我们的世俗文化,还是非常崇拜婚姻的。什么叫崇拜婚姻呢?就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人肯定是要结婚的,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要是她没有婚姻、没有家庭,她别的方面再优秀、她过得再好,人们也不会相信她幸福,她的人生就是有残缺的。
年纪大一些倒还无所谓,比如你75岁离婚了,再婚与否,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是,假如你二三十岁就离婚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你想过吗?
在这里,我就想讲一个人,我特别欣赏的一个人——我以前的老板。
她是个女的,属猴,68年生人,大我两轮,今年应该就是51岁了。我觉得她的很多做法和想法,都值得大家借鉴和参考。
她北大毕业,前夫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官,女儿现在在英国读书,她已经离婚多年。
我还在她的公司上班的时候,她正在跟我们一个市场部的同事谈恋爱,那个同事当时才28岁,当时她48岁,要大这个男孩整整20岁。
当然,最后他们的恋情也是无疾而终——毕竟,这么大的差异摆在那儿,万一真的结婚,各方面都不好交代——男方的家庭怎么交代?她自己的父母女儿怎么交代,这都是问题。
据说是她提的分手,而且只是由于恋爱的原因,还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些世俗的原因。
我对她产生更深一步的了解,是去年六月份,那时候我分手了,很难过,觉得人生虚无,活着没劲,于是她就找到了我,请我吃饭。
席间,她准备介绍我出家——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事。她说她认识哪儿的方丈,可以介绍我去,她是俗家弟子。她离婚多年,一直都在吃斋打坐,虽然跟我们这些俗人也一样,她也恋爱,也吃肉,也约会,但每天都在念经。
我不太知道这跟佛家有没有关系,据我所知,一个人一个皈依佛法,就应该各种都戒掉吧,她没有。但可能是俗家弟子,不讲究这些——我不太知道,还望潜心佛法的朋友原谅我的冒失。
但她活得真的很随性,也很轻松。我就问她,假如不结婚会怎样?
她说,其实不会怎样。别说结婚了,就是离婚了,不想再嫁,也很正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也不是自己,而是“执念”。
因为,一切唯心造。
拿出轨这件事来讲,如果你觉得它非常严重,你老公出轨了,你每天都觉得恶心,想起来就难受。但如果你觉得这事儿其实没那么严重,也就无所谓了。事情是同样的事,唯一不同的,就是你个人的看法。
再比如,处女观念,有些男人觉得老婆不是处女就无法接受,想起来就无法容忍。但很多男的觉得没事,相爱就好。同样的事,观念不同,对自己的影响就不一样。
同样的,人必须要结婚吗?人必须要有一个伴侣吗?这种观念来得没有理由啊,别人有我就必须有?
就像用手机,50年前,没有人有手机,不也过吗?十年前,大多数人都没用智能手机,不也过吗?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了,有人不用,他就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大家都用,他也非得要用呢?不用会死?
现在大家都觉得挣钱很重要,难道每个人都必须要努力挣钱吗?我自己活得开心,对物质没什么要求,我挣钱少,也能过得幸福啊。幸福就可以了啊。
所以,人必须要从“必须有个伴”“必须有婚姻”的执念中解放出来。那些有婚姻的人,也不见得个个都幸福啊,甚至大部分都不幸福。
学会放下执念,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且,人能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一个人也能活得很精彩。
男女两性在一起,本身就会有本质上无法沟通的、无法理解的东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男女两人在一起,痛苦是要大于快乐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彼此迁就。既然痛苦,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以上这番议论,是她请我吃饭的时候说的,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不管对不对吧,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一种自我说服的价值取向。
对啊,人一旦放下执念,其实啥事儿都没了。就像小时候读书,天天为了考试担心,天天为了排名焦虑——现在长大了,回头去看,那时候,其实,考不好又能咋地?
有些人失恋了,一直缓不过来,就觉得自己必须要跟对方过一辈子,如果不能跟对方在一起,活着没有意思。但等你从失恋中缓过来了,你还会觉得必须要跟他才能活下去吗?
所以啊,学会圆满自己的生活,学会放下执念,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被社会潮流、别人的眼光、别人的看法所左右,应该是我们需要修行的方向。
尤其是那些离婚了现在觉得迷茫的人,学会放下执念,或许是一条通往自由和快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