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从江边回来,修好了iPad,眼睛困得不行。下车前,先生问我,那时候大崽化妆你阻止了吗?我想了想,我应该阻止了的,但是她那时候已经很叛逆,不听我的。先生继续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要是你那时候引导她不化妆,她现在就不会这样了。我接她的时候没看到其他女生化妆的。我反驳到,我告诉你有用吗?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和你都很难沟通。他又说,你看你还不承认自己的问题,要是以前管好了,现在就不会这样了。我有点恼怒了,我没说自己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她的问题绝不是单单由化妆引起的,不是因为爱化妆就不爱学习。是我们的家庭系统有问题,爸爸简单粗暴经常缺席,妈妈情绪不稳定,控制太多,这才是关键。他不耐烦的说,不说了。然后闭上眼睛睡觉。我心里开始有点不舒服,每次一谈这些问题就聊不到一起去,还认为都是我的原因。恰好这时,小崽拿了姐姐的爽肤水倒在厕所被我看到了,我憋着没训他。帮他脱掉衣服睡觉,在我去拿充电器的几秒钟,他把被子裹在身上踩在洒了爽肤水的地上,我的怒气被他成功的点着,我朝他大吼大叫,情绪再次失控。他在旁边不停的说对不起,当我意识到时,我及时冷静了下来,他逐渐在我旁边安静的睡着了。
情绪复盘:我的情绪卡点是一旦事情脱离掌控,内心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希望通过发怒来控制对方,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
在陪伴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最大的问题是情绪容易失控,孩子们很难感到绝对的安全感和我无条件的爱。
分析原因:
正如先生上次说我,我都知道,但是往往难以做到。你只知道说我?你总是说相同的话!
他的话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我难道不是和他一样吗?事实上,我并没有做得比他有多好。
一方面,看上去,我尽心尽力,陪伴教育孩子们长大,呕心沥血,很有付出感。其实,内心是不平衡的,凭什么我要牺牲自己的全部时间带崽,而他却该玩的时候照样去玩,所以,尽管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内心是有怨言的;所以,这种怨气难免会有会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一旦积累久了,就会爆发出来,有时向孩子们发泄,有时向他开火。说到底,我没有足够爱自己的能力,也就没有无条件爱他人的能力。
另一方面,原生家庭的影响让我觉得我不能让孩子们和我一样顺其自然的长大,我要引导她们,但我却缺乏游戏力、真正的共情能力,导致很多时候孩子们表现得不如我愿,我会很抓狂。一抓狂,我就忘记了自己要控制好情绪了。事后,又很后悔。但孩子们却在这种相处方式中被剪掉了羽毛,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大女儿,深受其害。
解决办法:
1. 带着自己的觉知过生活,无条件的爱自己,爱满自溢。
2. 情绪将要爆发的时候按下暂停键,事后和当事方进行沟通,及时复盘,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
3.用心体验,用脑思考,用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