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跟朋友一家人吃饭,恰好朋友两岁差几个月的女儿也在。
宝贝身穿粉色的小斗篷,一笑露出刚长出没多久的小牙,心都被萌化了。
正准备吃饭时,宝贝突然想起什么,指着不远处咿咿呀呀。
朋友拿起小勺,问:要这个吗?
宝宝摇头。
朋友拿起旁边的喜糖盒,问:要这个吗?
宝宝摇头。
几个回合下来,朋友终于明白,把手机拿给孩子。
朋友解释:她要自己的手机呢,出门没给她带过来。
我打趣地问:宝宝都有自己的手机呀?
朋友不好意思地说:跟我和她爸学的呗。
郑渊洁说:
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格局认知,甚至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格的父母,才会有合格的孩子
从出生起,升学、毕业、求职都会考试,即使工作后也需各种考核来评定业绩,令人诧异的是,唯独为人父母,却不需要任何考核。
有网友评论说:做父母居然不用考试,是世上最骇人听闻的事。
朋友的爸爸是一所“名校”的老师,讽刺的是,所谓“有名”是臭名远扬的“名”。
这里汇集着一群最差的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是家常便饭,旷课缺勤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最夸张的是,老师上课批评了一个男同学,这孩子一把抄起板凳扔向讲台,砸到老师身上,全校哗然。
就是这么一群让人头痛的学生,朋友的爸爸却说,没有天生的坏孩子,他看到的是一群最差劲的家长。
这些孩子的家长基本上不管不顾,有人爸妈每天赌博,快考试才记起骂几句;有人爸妈很早离异,孩子扔给老人各自过生活;有人的爸妈过分宠溺,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带了一帮打手找老师出气……
朋友的爸问过这些孩子,你们的父母管过你们么?
孩子们回答:他们打过我。
真是令人震撼地“打过我”!
父母不用学习如何做父母,认为给你吃穿用度,算是尽了基本的义务,在成长道路上,遇到问题再打骂几句,算是管教过了。
在麻将馆叼着烟,麻将声“哗哗啦啦”,却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像自己一样;
王者荣耀打得热火朝天,却让孩子抓紧时间写作业;
口中脏话连篇,每日问候别人祖宗十八代,却让孩子不许说脏话……
在《资治通鉴·汉纪》中有这样一句话: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意思是说标杆弯曲,影子必然不直;源头清澈,流水必然洁净。
不合格的父母,怎么会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
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虽然嘴上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次吃完饭,碗中仍有米粒。
有次去拜访姑妈,在她家吃完饭,饭碗依然剩着米粒,姑妈看到后,什么话都没说,默默拿过碗,尽数将剩下的米粒放入口中。
当时我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才好。
直至今日,坏毛病再没出现过。
在《爸爸去哪儿5》中,吴尊的一对儿女neinei和max被称为最乖巧懂事的孩子,这与吴尊良好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在一期节目中,早餐只有馒头和粥,max咬了一口便不吃了,递给吴尊。
吴尊接过馒头后,不停地说“谢谢”,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neinei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什么都吃。”
吴尊平静地说:“很多东西,不是什么好吃就多吃,不好吃就不吃,你们不能浪费,因为都是粮食。很多人的生活是想象不到的,他们也许连这些都没有。”
接着,neinei和max默默地吃完了早饭。
在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测试方法叫做“投射”,对应到亲子关系中,孩子常常是父母的“投射物”,孩子的性格特质、一言一行、兴趣爱好等都会直接投射家长的模样,这也是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的真正原因。
而现实生活中,教育的极致是行为影响,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对下一代产生重大的影响。
杨绛先生一生好学,被钱钟书称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如此才华横溢的她,年幼淘气顽皮,她坦言:正因为父亲的影响,才开始转变。
父亲杨荫杭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法学家。
他出口成章,正义凛然,《申报》评论更是大快人心,杨绛佩服又羡慕,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杨荫杭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从此,杨绛迷上了读书,一发不可收拾。
有次,杨荫杭问杨绛:“三天不让你读书,你会怎么样?”
答:“不好过。”
又问:“一星期不让你读书呢?”
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绛说:“父亲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而是通过他的行动,让我们学习体会,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科书。
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1.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必然要做到
我曾见过,每晚窝在沙发上,待业在家带着4岁儿子疯狂打游戏的爸爸;
也见过,为了女儿在幼儿园能学好外语课,下班后自学英语再教孩子的妈妈;
他们仿佛这个时代父母的缩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的生命轨迹。
以身作则,说到底,是关于自控力的问题。
父亲在孩子面前酗酒无度,赌博成性,或者在孩子面前破口大骂,拳脚相加,却告诉孩子:“不要学我。”
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全盘接受下来。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如果希望孩子有健康的体魄,那么请你时常带孩子锻炼;
如果希望孩子作息规律,那么请你周末早起别赖床;
如果希望孩子热爱阅读,那么请你有空多读书看报;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人,自己要成为那个人;你要求孩子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
正本清源,才是关键。
2.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提升自己
没有天生就会教育孩子的父母,父母也需要学习。
李亚鹏在《朗读者》节目中说,在女儿李嫣睡觉前,他会拿出《金刚经》每天读两小节,两年半从未间断过。
女儿3岁多时,便已熟读《金刚经》,再长大一点,更是喜爱读书,求知欲超强,每天会缠着他答疑解惑。
李亚鹏说,养育孩子是家长得到第二次教育的机会。
台湾综艺一姐小S,性格泼辣豪爽,看似大大咧咧,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有独到的方法。
女儿学钢琴,她会跟女儿一同上钢琴课;女儿学英语,也会一起上培训班,在很多节目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小S的英语水平进步飞快。
跟小S不同的是,很多家长,生完孩子后,网名昵称便改成XX妈,朋友圈晒的全是孩子哭了、笑了、去挖沙子了……仿佛她人生角色只是孩子的母亲,她自己完全消失不见了。
在这个世界上,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孩子的母亲。
只有你时刻保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与孩子一同成长,成为子女的标杆,用先进健康的理念去教育引导,他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提升自己,是教育的第一步。
3.爱和陪伴,是教育的催化剂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科学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爱和陪伴必不可少。
小S说:在孩子幼小时期,更需要的是关爱和包容,要让他们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充满温情的。
就像园丁爱护苗圃,一定会给秧苗浇水、施肥、修剪、嫁接……对于子女也一样,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和陪伴。
朋友是人们口中所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业有成,知书达理。
他坦言:“其实,别人只看到了我有多优秀,却没看到父母有多爱他,付出过多少。”
他说,小时候没坐过火车,爸妈专门带他短途旅行坐火车体验;想知道“海上升明月”的意境,妈妈特意陪他在船上住了一晚看月半弯。
满满温情画面感的背后,是父母对子女溢于言表的关爱。
《涅槃经》中有句话:
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饱含爱意的父母,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而沐浴着爱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的珍视不仅让他们内心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也更懂得珍惜自己。
父母的爱和陪伴,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
说到底,孩子的优秀不在于你留给他多少财富,而是你传递给他怎样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
董卿说:
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侯,对我有爱、有尊敬。
而这样的爱和尊敬,源自于父母的亲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