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系统:感觉制造公司
体验,敏感度
解释系统:认知
中道
矩阵
辩证法,a与-a
邓鲁效应
哥德尔定律
道不可说,真我不可说,自我连佛陀都高高挂起
语言很苍白,关键是体验,感受
处置:种子
故事
隐喻
镜子还是灯?
行动:原则,觉察复盘就是要多环学习
信念,策略,行动
使命,愿景,战略
整体与系统
一即一切
系统,子系统
妇人之仁,局部的善很可能是整体之恶,局部之恶很可能是整体之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例子,小病是提醒,保护你的整体
聪明,小聪明往往造成大错
人类的早期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孔子的《论语》是碎片化的,柏拉图的《对话录》是碎片化的,甚至《圣经》或几乎所有的佛经,俱是碎片化的。
除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知识呈现方式,也大多是碎片化的,歌谣是碎片化的,图画是碎片化的。
把无数的碎片铺陈出来,以统一的价值观协合之,再将其融为一炉,才构成为所谓的体系或流派。
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是采集,通是融合,成一家之言,就是体系了。
中国古人把知识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都可以说是碎片化与体系化的过程。
明清之后再无原创大家,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放弃了碎片化创新,而只敢于在一个既有的知识体系内“循环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