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会,还是看音乐会

周末跟小儿子去听音乐会,他快睡着了

——不怪他,室内乐确实是太高雅、太温柔了……

我倒是看得妙趣横生:

前排一个小朋友偷偷拿出手机来看,旁边妈妈投过去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小朋友立即收起手机、正襟危坐;

对面一个穿着天鹅绒长裙的文艺大美女闭着眼睛、眉头微皱,一脸陶醉状的晃着头,看不出来是在欣赏,还是其实也困了……

坐她旁边的男人,先是认真的录视频,放下手机之后,就百无聊赖的堆着,神情呆滞,像一堆等着洗的脏衣服;

两首曲子间隔中,突然后面哐当一声,一个椅子倒了,身边的小儿子强忍着不要笑出声——我明明已经听见他心里哈哈大笑的声音。


因为正好是儿童节,幕间休息的时候,策划人请几位音乐家介绍了自己小时候练琴的经验。

经历大抵相同:小时候觉得很苦,被父母逼着学了很多年,终于渐渐熬出来,开始感受到音乐的美好,现在挺感谢父母……

那位吹长笛的女音乐家微笑着提到父母的“棍棒教育”,眼眶顿时红了,还是笑着说自己以后有孩子,可能也会“打”。然后红着眼睛、忍着泪水吹了小时候第一次上台演奏的那首《茉莉花》,我当时真的担心她的笛声会“凝噎”……

坐在她旁边的大提琴,轻轻拨弦,给凄婉的笛声一个温柔的伴奏,托住了稍显委屈和悲伤的情绪,就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拍了拍肩膀,告诉她:“没事儿,我在呢。”

我看到两位演奏者相视一笑。

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音乐最美好的样子……


结束后跟小儿子交换心得,他哈哈大笑:“你参加的是音乐会,看的听的不是音乐啊?”

我说,“我觉得是看到了音乐最美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