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出问题(部分节选)
在我们的生物性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像意识一样,看上去如此稀松平常。意识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它为心智赋予了一个主人、一个自身存在中的主角、一个审视内外世界的自我,以及一个实施行为的执行者。
毫无疑问,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必须是清醒的,但清醒并不是这种状态的主要特征。那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我的心智中出现了大量的内容,或生动活泼,或秩序井然,看不见的丝线将这些内容与“我”联结在一起,将它们全部引入了被称为自我的某种不断向前发展的盛大活动中,而“我”正是心智的主人。其次,同样重要的是,与之联结的我能够感受到这种联结。当我被联结时,我会感受到这种体验。
清醒意味着心智在暂时离开之后回来了,但是“我”必须身处其间,随它一同归来,这里的“我”既包括了作为财产的心智,也包括了作为财产主人的我。清醒令“我”重新出现并审视我的精神领域,那里恍若放映着一部超大银幕的电影,一半是纪录片,一半是科幻片,这部电影也叫作人类的“有意识心智”(conscious mind)。
我们都能够自由地在意识的大门进进出出,在心智里,意识如同肥皂泡一般,一次次轻易地出现和消失。每天夜里入睡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地关闭意识;早上闹钟响起的时候,又毫不犹豫地恢复意识。
意识是具有主体性的心智,如果没有意识,你将无法知晓自己的存在,更不要说你是谁、你在思考什么。主体性起源于比我们简单得多的生物体,一开始是相当不发达的。但是,如果没有主体性,记忆、推理都不可能发展到如此强大的程度,语言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巧妙复杂的人类意识也不可能踏上平坦的演化之路。创造性无法蓬勃发展,歌曲、画作、文学统统不会出现。爱不会成为爱,有的只是性,而友谊仅仅是一种合作性的便利。痛苦不会变成折磨,这样想来似乎不赖;但这一点若是成真了,快乐也就无法令人幸福。如果主体性不曾革命性地出现,就不会产生认识,也没有人能够知晓,于是乎,在漫长的岁月中,生物的发展史将无法形成,文化也压根儿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