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满看好很多优秀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前段时间刘润的一篇文章还提到了,话说当年刘润错过了两次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机会,合计现在价值可能在千万。
刘润提倡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否定一些我们之前看不懂的商业模式。而当大部分人在质疑互金模式的时候,我是呈肯定和开放的态度。
我对互联网借贷这类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判断还是比较正面的,主要出于以下四点。
第一,目标客群方面,服务的客群不同。比如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借款产品服务的是大规模的从银行借不到钱的人群。这是在做普惠金融的事情。
第二,收益方面,高风险覆盖高收益,依据风控系统,排除掉欺诈客户,并对不同风险的人给不同的风险定价,从而做到高收益覆盖高风险,使整个业务模式可以玩下去。而这等于是给人有了存款、买银行理财、买股票基金之外更多的理财选择。
第三,成本方面 ,识别用户的成本低,因为采取的是系统来定价,所以不像银行的消费贷款或者信用卡需要面签人工审核,所以成本方面与银行区别很大 ,能做很多银行做不了的事情。
第四,平台如果运营时间长久,会有规模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风险定价更准确,因为时间长,就会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更好了,风险定价能力一定更准确。而运营时间长,一定会有客户是复贷,那么其获客成本一定更低。
但是如今市场的景象又需要让我修正原有的观点。可能是心理学效应,我一旦认定了它好,总会免不了自己去说服自己,它这个好那个好,而这会让自己有些选择性失明。
前两天,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暴跌了。等于是对我的一些提醒,现在也罗列几点我自己的反思。
第一,在美国上市不一定是好事,上市之前,你不在公众的聚光灯下,可以闷声不响地发财,现在上市了,人的心态就会有牵绊,会随着股价的起伏发生心态的起伏。昨天晚上股价跌了25%,我是高管,今天是否还能以正常心态谈笑风生上班?这是打问号的。我能谈笑风生,合作者或者其他其他机构看我是否还能一往如常?这也是打问号的。
上市之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还有积极拓疆开土的野心和勇气呢?至少在互联网金融这块,可能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守成而非进攻了,因为如果继续把摊子铺大,随时可能树大招风,反而引来监管,把市值弄缩水,而这个缩水的可是自己的财富啊。
上市之后,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情绪的放大器,它会对好的反应过度,对坏的也反应过度。
所以原来我认为上市是个大利好,现在发现不是这样。
第二,中国还是一个强监管的国家,如果出现不利的政策了,哪怕仅仅是一些风吹草动,市场便风声鹤唳,而媒体也会推波助澜,甚至一些标题带有最强整治风暴的字眼也出现了。没监管,一切太平,而监管来了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从业者有时候感慨监管不动,但实际上监管一定不懂吗?未必。现在很多科技公司玩金融,也只见到了眼前的创新,未从更高层面看到风险的累积和传递性。而监管,未必会看不到。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违约率究竟在多少?对于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一个说法就是收益率与坏账率打平,游戏就可以继续,首先利率一定是天然客户的筛选器,所以高利率下的借款人一定是次级用户,而这批次级用户违约率一定高。现在每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好像宣传自己有大数据风控,逾期率都很低,甚至低过银行,但这科学吗?
要使得高收益覆盖高违约的话说通,那么借款成本必须等于坏账率加许诺给投资者的收益率,银行卡的借款成本在18%,现在互联网金融的人群是连信用卡都没有的,那成本一定会超过18%,假设达到现在法律规定的年利率24%,那么倒退回去,减去许诺给投资人的8%,那真实的违约率我怀疑应该在16%左右。
以上三点为我最近的一些思索,感觉现在对互金的整治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正如某人所说,上市,仅仅是砥砺前行,仅仅是开始吧。
我希望最好的情况是对于行业 ,一定会有洗牌,并仅仅留下一些头部企业。而最坏的情况,恐怕是我们认为仅仅是起步,但多年回首,原来是辉煌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