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感觉
想了想,终于,只能说感觉,不能说感悟。
我们不是松树,不是乌龟,可以千百年而不朽。我们的生命非常脆弱,脆弱到百年不可期,明日何处归。所以,我们基本上是靠自己的感觉来维系生命,维系生活的。
前年夏天,在东北大姐那里避暑,那夜,雷电大作,暴雨如注。不知怎么,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人生。此前,我和外甥老三进行过如下的惊心动魄的对话:
在你的朋友里,有没有那样一个人,在你扭伤了脚脖子时,他很心疼?
老三很认真的想了想,告诉我,没有。
老三人缘很好,朋友非常多,他绝对不会跟我撒谎。我没有问,如果你的参地遭灾,他们是不是很开心?我只是要印证我的长期以来的某种想法。
暴风骤雨中,我幡然领悟到,人,大多都是希望别人变坏的。
活到六十多岁了,我才意识到这一点,真的像惊雷一样,吓到了我。毫无疑问,希望别人变坏,是人性中非常卑劣的一面,打死谁,谁也不会承认,希望别人变坏。这样无情的指斥人性的卑劣,有些不厚道。然而,世事的确如此。当然,这里说的是很多人,而非全部都这样。
鲁迅先生对于人性的丑陋,刻画的入木三分,事过百年,我们仍能在先生的文章里看到自己的“小”,一双慧眼,穿透古今。仿佛,除了肉多了,花多了,衣着光鲜了,居住宽绰了,剩下的,没怎么变化。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人啊还是那个人。
先生没有料到的是,人性的愚昧和丑陋,进入到新时期,并不完全像闰土和阿q。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不像春秋,语藏机锋,纵论天下,也不像魏晋,崇尚清谈,心仪美妙。无三国之群雄逐鹿,也无唐末之哀鸿遍野。在和平的大旗下,一派交头接耳自以为是的景象。说些耸人听闻的道理,讲些荒唐无知的故事,还要弄出顾盼自雄的样子。和贫穷的闰土不同,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很委屈的同时,每个人又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我总想在历史中和鲁迅先生塑造的形象里,找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时期和人物,可是没有找到。那么,我只能无奈的承认,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了不起可能只是一种感觉而非实际情况,除了无奈的尊重,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当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张三虽为屠夫,可是那一刀毙命的本事并非人人都会;李四虽居庙堂之高,也做些不仁不孝的下三烂勾当。
先生不能安息,人性之痼疾未能除尽;先生可以瞑目,民族之觉醒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