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带着问题去读书。
家长可以提前看一下孩子读的书,给出一两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就会读的更认真、更有目标。
32、和孩子一起讨论适合他的书籍类型。
读书也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和孩子探讨适合他的读书类型,可以通过读书来认识自己,更深的了解自己。
33、定期借书买书。
定期买书和借书,带孩子去挑选他喜欢的书,出门旅游也可以逛逛各地的书店,翻翻杂志,了解当地的文化走向。
34、在书中寻找答案。
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蜗牛?为什么蚯蚓在土里死不了?为什么“经”是绞丝旁而不是别的偏旁?这些问题可以让孩子去从书本中找答案,或者上网搜索都可以,提高孩子读书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35、多为孩子读书,而不是用音频代替。
对于孩子来说,再优秀的播音员也比不上父母的声音,孩子听到父母亲为他读书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从而爱上阅读。
36、房间里一定要有书。
不管你住什么样的房子,都不重要,但一定要有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贫富并不是先决条件。一个和睦融洽、充满书香的家,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了。
37、心情好的时候再读书。
心情低落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去读书,那样效率也不高。心情好了,读书消化、吸收能力才强,才能更好地享受读书的乐趣。
38、用玩偶给孩子讲故事。
变换不同的声音语调,根据不同的情境,用玩偶给为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把孩子吸引近情境中,更容易有一种代入感,更容易让孩子走进故事,爱上阅读。
39、不要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阅读的时候不断提出问题,让孩子总结中心思想,这样往往会打消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流畅的阅读,孩子更容易走进去,更容易养成一种终生习惯。
40、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出效果的,但它是值得一生去做的一件事情。它需要时间的浸润,慢慢的熏陶。不要急功近利,相信阅读的力量,孩子会在阅读中成长为他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