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我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当我还一头雾水的时候,刘主编在群里现身了。通过他的讲解说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评文小组,每天组员们要点评星球和简书上的文章,然后在群里打卡交流。通过这三天的评文活动,我有一些关于写文章的心得体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明确针对对象
“要时刻记得儿童稿件针对的对象是儿童。”刘主编、编辑和组长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
在写文章之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明确文章的受众群体:职场干货文是针对在工作中想提升的人,亲子文是针对有孩子的父母或准父母,听书稿是针对想在最短时间内收获书中知识精华的人等等。明确好这一点,我们在下笔写文章的时候,脑子里就会绷着一根弦,会不自觉地思考如何写才能满足对象的需求。
写儿童稿件的时候,需要我们“蹲下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审视写出来的东西能否被他们理解接受:这个词用在这儿合适吗?这个成语放在文章中孩子能理解吗?这个历史背景准确吗?怎么讲才能让孩子愿意听?把“蹲下去”当成常态,再写起来就不难了。
二.夯实文字基础
“的、地、得”,“主、谓、宾、定、状、补”,关联词,标点符号,段落划分,错别字……在点评别人和看别人点评的时候,有种回到学生时代做“修改错字病句”练习题的感觉。
越是基础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出错,这句话说得真不假。我们都把着眼点放在了写作技巧上,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反而因为疏于练习巩固,所以越来越生疏。
试想一下,如果文章中总是出现错别字、词语使用不当等问题,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像是在看不断被暂停的电影一样,体验肯定很差,甚至会对作者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夯实基础很重要!我们可以找本这方面的书从头学习巩固一下,然后在文章中不断练习运用,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找好故事主线
拿成语故事的文章来说,我们在整理一个成语的相关背景资料时,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资料中的故事很长,出场人物很多,该怎么压缩成一篇有固定字数,还要详略得当的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故事的主线。
我们可以试着从成语所体现出的内容去倒推。就像之前写“生灵涂炭”这个成语故事第一稿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资料内容做改动,只是以它为基础,把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话写出来。提交之后老师给出的点评是“把前半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与‘生灵涂炭’相关的内容”。
看完点评我才意识到,不能只做资料的“搬运工”,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深加工”。等到再写的时候,我就会试着先找跟成语直接相关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个内容倒推之前的铺垫情节,重要的保留,不影响大局和故事走向的就弱化或者删减,这样一来,就能减少文章头重脚轻的概率。
四.回顾修改文章
法国作家福楼拜写小说的时候,每次都是写一行空九行,空的九行是修改文章用的。虽然我们做不到他那种程度,但是每次写完文章再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看看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得当还是能做到的。
点评别人容易,点评自己不易。刚开始我们可能会觉得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完美,不需要修改。这时候“逼”自己一下,把回顾修改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间久了就习惯了,说不定不改一下还浑身难受呢。
通过点评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希望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大家能互相点评,互相鼓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