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早上第三节,毛绮珊老师在七二班上了一节《集体邀请我》的校级公开课。
这是一节新授课。毛老师首先利用一个动画片导入新课,动画片通过四个镜头向学生展示了集体的作用。接下来,她展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朗读。然后进入新授课环节。环节一是讲授了集体的含义,先让学生清楚集体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举例哪些是集体,哪些不属于集体。环节二是让学生了解集体的联接因素有哪些,让学生初步了解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因素。环节三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集体的温暖。环节四是通过展示本班的荣誉,让学生感受集体的荣誉,增强集体意识。
课后进行评课,在座的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流畅,老师能借助有效的手段来突破重难点,比如,通过正反的例子来说明集体的含义,能够加深学生对集体这个概念的理解。
二是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
三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课堂参与度高,都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是完美的,教师们也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三维目标要展示,但是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朗读,而且三维目标应该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二是一些大事大非的问题,要向学生明确。比如,黑社会是不是一个集体?课本的含义说集体是一个有目标的组织,黑社会就是一个非常有组织性的组织,教师应该要结合当前的扫黑除恶的重点,向学生明确,黑社会是一个组织,但是它是一个非法组织,是当前社会要坚决铲除的恶瘤,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
三是教师要重视板书。板书有重要的功能,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要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出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后总结时再把这些知识点串成知识树,让学生清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是课堂的提问方式较为单一,都是老师问学生答,没有让学生自己主动举手,也没有学生间互动。课堂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
但总的来说,这节公开课给我们展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学生出彩的能力,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公开课开展的目的就是在展示、讨论中不断的发现不足,助力教师的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