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候挺有意思,你看我是外国人,我也看你是外国人。比如,身在国外。
G先生算什么外国人?住在外国,讲中国话,听中国新闻,接触中国人,一旦脱离了封闭的环境便举足无措。上午他们夫妻去一个美第奇别墅,在门口,不知如何操作,这时,一个热心的老年修女前来问话,可惜他们什么也听不懂,更无法让对方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从肢体动作看,修女问他们是不是要进去,这是可以的。他们道了谢朝门里走去,不巧,身后过来了个年轻人,又是向他们问话,二人又遇到同样的窘境,然后不好意思地退出来了事。
许多G先生这样的“外国人”保持着几近天生的习惯。一天,G先生在街上碰到两个温州人,热情地打了招呼,他就想从这温州人身上了解一些信息。二人曾是温州农村的农民,上岁数的来意大利二十年了。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说意大利语。平时也不和意大利人打交道,去超市购物方便,不用说话,只要会付钱就OK。另一个年轻点的仍旧如此,在中国人开的工厂上班,挣中国人的钱,好像游离在意大利之外。跟在他们身后,听那岁数大点的跟年轻点的商量,孙子该上小学了,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合适,云云。又一次在河边遇见两个女孩子在河边采野菜,G先生冒昧地问,你们采什么呢?她俩诧异的看了一下,才用中文回答说是苋菜。他自信满满地告诉女孩子,只有中国人喜欢找野菜吃。G先生也好奇地采几把,调着吃感觉还不错,当作佳珍品佳肴给女儿留下些,没想到她不屑以顾,怀疑那地方有污染,劝他以后不要再去采野菜。失落得很,这不仅是代差吧?
昨天,妻子去超市购物,买了一堆东西回来,说冰淇淋打折百分之五十,2欧元1合。G先生按8比1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等于是花了16元人民币买了6个,大赞比国内便宜。她买回二斤茄子,1.5欧元;卷心菜二斤,1.15欧元。G先生换算一下,茄子合六块一斤,比国内贵多了,建议还是买卷心菜合适,遭到妻子批评后,还不服气,自叹道,谁让咱挣的是人民币呢。
来时,从国内备了些常用药,因为疫情的原因,回国日期不定,药快用完了,G先生就想着看谁来意大利捎药过来。微信上有个朋友,春节前回国。回去一周就赶上国内疫情吃紧,再返意大利时出现了阻碍,一拖再拖,房租过了,机票废了,工作没了。熬到8月份,新订了机票,满满的期待。G先生计算他的时间正好。在微信上问他,哪知他回复说因居留过期半年,领事馆没通过签证,八千多元的机票也退了,只退回了一半款,何时回意,只能再等。 真替这位朋友难过,本来就挣钱够难了,还要意外地浪费钱。其实自家的窘况也是如此啊,女儿失业,自己滞留国外,生命安全受到病毒威胁,许多事情只能搁置。对回国的事也是算计,购高价票,去另外的城市做核酸检测,再去首都乘机,回国后再隔离。这一系列的事情,想想就麻烦得很。
处在外国,身体与精神处于分裂的状态,是真实的存在。白天,G先生习惯了这的生活。那么多的风景古迹,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他乐此不彼,收获良多。夜间便是另一个自己了,每个晚上都会游离意大利,回到老家。做梦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梦里都有故事。去世多年的亲人会浮现在眼前,如常一样的亲切。密切的朋友频繁相会,有的竟然很冷淡的样子。想念的人入梦说来正常,有几十年没联系的人也见面了,而且没有半点陌生感。最不思议的是竟然梦到了曾在网上骂街的人,他们两口子先后出场。他老婆见了G先生笑容满面,他本人也主动伸出手来,倾诉往事,仿佛彼此是知心朋友。这个梦太有意义了,任何恶人都有善的一面,况且这个人也称不上恶人。快意人生,相识是缘,翻开新的一页,G先生早淡化了怨恨,如今在梦里提示自己,算是善缘吧。
对外国的风情心悦诚服,是因为看到了从没在国内看到的,吃到了原先没有吃着的,先是被视角的冲击振奋,为新鲜的味觉愉悦,再理解背后的智慧,比较中意文化的差异。作为外国人,观察意大利人的脸面和服装当然不难,但是,G先生不了解一个意大利人,对他们的思想没有任何结论。必须肯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发生,无形的烙印,恐怕连自己也意识不到。有一天经过一处墓地,看见那些精美的雕塑,手持鲜花的老人,还有镶嵌在围墙上的纪念碑,G先生由不住想到死亡了会这么安静,这么美丽,有朝一日在国内也拥有这样一块净土该多好。
路途遥远,结束外国人的日子时,这些不自觉的影响,会不会再次让人感觉自己是个“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