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细想一下,是对读书无用的感慨,还是因为自己没办法吸收书里的内容呢?
看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也有类似感触,有时候读了一本书,感觉收获很大,特别多的感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感触,那些新的知识或观点也就慢慢淡忘了,或者躺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有时候打开一本书,发现上面被自己画的五颜六色,好似眼熟,又记不太起来了……还有一些不太好读的书,经常卡在一页不太好理解的地方,看了两遍过不去,慢慢就放在那了……
可以肯定的说,读书是需要方法的!
当然了,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有的人就是喜欢读书,只是为了单纯享受阅读,读一些散文小说,为了增加生活的乐趣,那这个方法不适合你。
这个读书方法适合想从书里学习,提升自己能力,改善自己生活中问题的人。读了很多书,却掌握不了,也记不住,这些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吧,我们没有把书里看到的观点和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想,真正在生活中用起来,那书就只是书
我们要把书当成武功秘籍,练起来!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介绍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最近看了很多教你各种快速阅读,高效阅读的方法的书。总结了很多关键词法, 共振阅读法,总之都和自己原来的读书方法不同,当然也是自己本来的没有方法的阅读方式导致了自己读了很多书都没进步。
这里介绍一个特别的阅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叫做RIA便签学习法。
第一, 这是一种以读书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不需要阅读全文,只需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学习能力或技能,把书里的方法用出来,一本书的内容和体系,可能有很多是我们不需要的,或者目前对我们帮助不大的,就好像,我想学烧菜,我就去看看菜谱,看我想做的那道菜就行了。那我们只需要看看目录,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第二,开始使用RIA便签法阅读。
R(Reading ):指的是阅读原文,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和浏览,找到那些自己需要的内容,对自己有启发的新的观点或方法。
I (Interpretation):把上面认为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反复阅读,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些信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或者方法,写在一个便签 I上。这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把学到的观点或理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A (Appropriation): 是应用部分。分为A1和A2两个步骤。
A1:根据便签 I 上的信息,找到自己生活中相关的经历,或者自己听过的确保真实的相关经验。这是这个便签学习法最重要的一步!之前的学习和阅读,只限于书面,不接地气的理论不能和生活结合起来,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自然没办法很好的应用于生活。这个A1是要求我们把这些观点和自己生活的相关经验结合起来。让我们自己想明白,这个学习到的新观点用在哪,怎么去用。
A2:规划自己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相关经验和过去的情景,这个新的启发我可以怎么用到生活中,我能做到的一小步是什么,列出几条。
整本书都读完了,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内容。把我们所写的A2便签都拿出来,贴在冰箱上或者记事栏,然后提醒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去践行A2上自己列出来的行动。
输出也是一种办法。
除了上面这个便签法,可以帮助把读到的内容学以致用之外,自己创造输出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教就是最好的学。给别人分享,写作,都是很好的帮助自己掌握的方法。
以前总是每年列个读书计划,到了年底发现没看几本,就算看完了也忘了。今年遇到了疫情的关系,虽然不能开工,在家里只有利用起时间,多看看书。忘了谁说的一句话,你不吃读书的苦,就一定会吃生活的苦,读书和不读书,真的会给人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