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校的同学们可谓彻底 “放飞自我”,本科的考试也在本周彻底结束——回家,外出旅行,准备考研,排练演出......各自皆有事忙。作为几乎上个月末就已经 “放假”的我,这周看似也“碌碌无为”,看了木心关于 “先秦诸子”的解读和评论后,不禁发表感概。本想用中文写一篇读书笔记,但不知为何,手痒痒心痒痒,才写两句就想用英文表达。也许我就是属于那种'中文没学好,英文也不咋地 '的'四不像'吧。发了微信公众号,却被很多人说看不懂,在简书中投稿 “国学与传统文化”和 “读书”的文集,依旧没有通过,原因是'不支持英文文章'。转而投入“语言翻译”类,立即被通过。还需要进行元认知。文章写多了,却不知到底是在给谁写。给读者?给自己?还是为了迎合所有人?公众号依旧如此,之前发出的些许文章被质疑 "看不懂"。我犹豫了,我停下来了。我在思考:写文章和音乐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大众不懂的音乐是不是好音乐?音乐是给谁听的?如果大众不喜欢,那么,价值又在何处?文章亦如此吗?讲真,挺失落,不知道自己之后发文写作的个人特色和方向在哪里。找不到。也许只能持续地写,才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再闲叙7月2日在国家大剧院 “民歌知多少”的演出。学校的 “民歌知多少”早已成为招牌之一,我认为这个系列实在是为民歌的传播作出了极大贡献。昨日演出精选出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歌, “好听”是肯定的。再加上各地民歌由学校当地学生或老师演唱,又加强了其 “纯正性,地道性”。在演奏山西版《走西口》时,只一句的唢呐solo,却令我无限感慨和遐想。我在想,如何用大唢呐表达出既悲苦又朴实的感觉,我在想怎么样才能做到合理地运用技巧和气息才能把新婚夫妻中丈夫“这一走也许是最后一面”的难舍难离、撕心裂肺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何表演都要将就个“度”,既不能“太作(一声,北方话)”又不能太平淡如水,所以,即使一句,也很值得思考、打磨与演奏——垫音的次数,颤音的频率,花舌的位置,强弱对比的处理,均要考虑。要不断打磨,和发扬“死磕”精神,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