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啦!今年是咱们高中毕业20周年,一定要大聚一次。”从春节开始,高中同学的微信群里就有人张罗开了,趁着过年,大家都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的热闹劲。
“20年!”这个数字很让人感慨,1998年特大洪水的消息仿佛没过去多久,怎么一下子就20年了呢?
高中时期,我们班里有70人,一个大教室坐得满满当当。可是同学之间,说不上多熟悉。虽然是同窗三年,朝夕相处,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桌上高高摞起的书山、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音体美课程能省则省,老师从来不鼓励集体活动,也不鼓励同学间的友谊,每个人只需要管好自己,考上大学是最直接的目标。回想起来,我的高中生涯乏善可陈,单纯的可怜,苍白的可怜。
这几年有了微信群,陆续加入进来三、四十人。偶尔有人发个搞笑的小视频,有人发点熟烂的鸡汤,有人发点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牢骚。只是应者寥寥,发者也就没了兴致。时光把我们的隔得太久,彼此之间早就没有了回响。
每到春节期间,微信群会像周期性的火山一样爆发一次。大大小小的红包雨,伴着春节祝福语、各种表情包,很是喧闹一阵,又迅速归于平静,好似过年的鞭炮炸开之后只留下一地残红的纸屑。
随着这一句“20年聚会啦”,群和人都像被点燃了一般。我也有些期待,仿佛聚会给了我一个时空穿梭机,去回望一下自己久违的青春。
我和三五个定居在外地的同学有个小微信群,自从确定了聚会的消息,就纷纷嚷嚷要减肥,制定自己的锻炼计划,有的要跑步,有的瑜伽,有的游泳。隔一段时间,就在群里互相督促一下,报一下体重,誓要将中年妇女的走形身材抛到太平洋里去,美美地回去参加聚会。
6月,在老家县城任某局局长的同学终于一锤定音,定下聚会时间,组成筹备委员会,开始讨论聚会的各种细节。以往安静沉默的大多数,也活跃起来,群里发起一轮轮接龙,名单接龙、住宿接龙、T恤号码的接龙……嘟嘟嘟的提示音撕裂了我所有的时间。不时有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名字被拉进群里,我把这些名字与脑海里尘封已久的面孔去一一比对,发现,这个的连线游戏好几次都无法进行下去。
我的小群里,几个中年妇女关于聚会的讨论更加热烈,那份期待跃然于手机之上。L特地去换了新发型,N做着高难度的瑜伽动作,向来素面朝天的我,翻箱倒柜找出不知何时买的化妆品,看看日期,早已过期了。果断下单,买来新的,对着镜子在脸上描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在脑子里构思自己的发言稿。
然而,我的期待最终成了空,小群里的H和我一样,也无法回去参加聚会,我们在微信里交换彼此的失落。
聚会当天,热心的同学在群里做起了图文、视频直播,同学们签到、合影、教室座谈、老师讲话、个人发言、聚餐、喝酒……一条条视频、一张张图片,先是对老师们的感谢、对青春的回想,再汇报过去现在的生活:有的是教育局的干部,成了当年老师的领导;有的成了县里的头头脑脑,有的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成了局长、经理、国家公务员……
H给我发来信息,“我现在有点庆幸没有回去了。同学们都功成名就,而我一事无成,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回家照看孩子,这样的场合,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深有同感。
F后来告诉我,另一位当了局长的同学来找她敬酒,说着,“咱们是老同学,不要管职位高低什么的……”这样的话,局长跟每个同学敬酒时都说一遍。F算是同学中很有出息的一个,读了博士,移居海外,这次专程回来参加聚会。她很困惑,“这话从何说起,我从未在意过他的职位高低。他这样说,是不是他自己比较在意呢?”
群里,聚会带来的热闹没有持续几天。某位保险公司的高级代理发布了一条保险广告,一位律师同学回复:“建议此群大家交流感情,不做商业用途。”热度渐渐熄止,群又沉默成一座火山,不知道下次喷发会是何时。
聚会之后,F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参加一个培训。她、我还有另外一个男同学,在一个炎热夏季的工作日,相约晚餐,我们穿着平时的衣服,穿过城市拥堵的街道,在一个馆子里,聊了很久、聊了很多,聊到夜深方散,仍觉意犹未尽。回家看到,我的新化妆品被扔进了柜子的角落,已经蒙尘。
一个人无聊时的念念叨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U0NTc0OA==&mid=2247483664&idx=1&sn=0b467ba27f7360713833f5cedc793cca&chksm=ec50bfebdb2736fd74034034cb662408a9fc7c21df695f00bbae0992f09605a0627079bd7ff2&token=1566136162&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