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薛兆丰老师《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之“后记:何为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一、什么才是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地道的经济学思维,是包含人性的因果规律的探索。
物理学研究无人的世界,经济学研究有人的世界。
二、8点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第一,可证伪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波普尔指出,有可能错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这些理论,陈述的内容越丰富、越准确,它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它被证伪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里,大部分的内容都属于科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它是可错的、可验证的。
我们说,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但它不是纯净的,我们也不强求它是纯净的。
在现实生活中,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经济学都是科学。
不可能错的理论,则不是科学理论。文学、艺术,还有逻辑和数学,都是非科学,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非科学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安慰、思想的启发,带来推理的工具。
非科学表达的只是一种情感、一种愿望、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没有对错之分;或者是一个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符合体系,它们是永真的。
第二,与生活相关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推动近两百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力量是创新,是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商人节俭、遵守合约、精益求精、服务用户的美德,而这些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体系里,根本找不到位置。
真正的生产生活、供应的真相,其实是在生活的不确定性当中摸索出来的。
第三,看不见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威廉姆斯说,其实经济学家只分为两派,那就是好的经济学家和不好的经济学家。
好的经济学家,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够看见看不见的。
好的经济学思维不追求某种单一维度上的最大化,它追求的永远是在各种选项当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平衡。
我们要从各种可能的选项入手,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
我们要从时间的维度来看问题,拿今天和未来做比较。对未来的想象,决定了人们对成本计算的不同。
要看见看不见的,还可以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问题。竞争本身是有成本的,除了实物的成本,那些浪费的时间、精力和机会也是竞争的成本。
要看见看不见的,还要注意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到一个行业的成功者,还要看到这个行业的失败者,不仅要看到一个行业收获的季节,也要看到它播种的季节。
要看到潜在的竞争者。看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在进入市场到底会不会遇到人为设置的行政障碍。
要看到潜在的供给和潜在的需求。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转行。
要看到私人的支出和政府的支出之间的替代关系。
第四,能分辨原因和结果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不同变量之间关系当中,很重要的一种关系,叫相关性关系。
我们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只要发现一种情况的发生伴随着另外一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说它们之间有相关性,而有相关性的事件之间可能同时也存在着因果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要找出人的行为规律,就不仅要找出各种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人们对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甚至是误解,而经济学分析可以修正这些偏见和误解。
第五,能分辨事实和语言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有人把那些本来是商品的商品不当商品来对待,以为把这些商品宣布为不是商品就能解决产品稀缺问题,这是犯了事实和语言之间混淆的错误。
把商品不当做商品来等待,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更难以解决。
我们要重视那些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规律,要做那些顺应这些规律的人,不论提出什么样的说法、理论、口号,语言都不重要,语言所包装的行为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才是重要的。
六、能分辨愿意与结果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事与愿违规律的学问。经济学关心的是,坏人做好事,以及好人做坏事的事情,是那些事与愿违的事情。
相对弹性较大的一方,承担额外成本的比例就比较低,相对弹性较小的一方,承担的比例就比较高。
并不是我们有了美好的愿望,就会有好的结果,我们要学会用经济学思维,来分辨愿望与结果之间的真实关联。
七、能分辨个体与全体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逻辑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合成缪误,说的是适用于个体的,不一定适用于全局,或不适应于全体。
社会上大量跟财富转移相关的公共政策,其实际结果都是让那些中产阶级得益,而付出代价的往往是社会当中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
八、牢记基本事实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太喜欢假设了,但是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能假设,因为这些事情是永远真实存在的。
在讨论现实问题的时候,一些问题、有些条件,我们永远不能够假设它们不存在,我们要记住它们是时刻在起作用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