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听过杨绛先生,只不过仅限于知道她是为文学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天看了些许关于杨绛先生的早期经历:
她家中排名第四,深受父亲疼爱,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她有自己追求,九岁就离开双亲跟姐姐去上海求学,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很坦然,对于听不懂领导方言时宁愿留空会议记录也不愿为了面子而做做样子。
她有自己的原则,对钱钟书一见钟情,互生情愫,但对于对方日复一日遥寄相思之情的书信自己却久久不回,只因自己不认可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差点让钱钟书以为杨绛先生不爱他。
幸好,这段苦涩又甜蜜的爱情双方父母都非常满意,也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完成了订婚典礼。
在只有书信邮寄的年代,你来我往互诉衷情,这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了吧。
向往她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
向往她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追求;
向往她兀自开放,蝴蝶自来的爱情;
向往她精彩的人生。
这是我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