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确实很厌倦成人世界的社交生活。
每天都在发生的:一些人走近你,另一些人走远了。走近与走远,带给我们的精神成本却着实不小,甚至很大。
蒙田说过,“我不知道我对我经常来往的社交界感到厌恶是否有理,但我很清楚,倘若我抱怨社交界讨厌我超过我讨厌它,那就没有道理。”
结识了某人,彼此相谈甚欢,然后每天在社会软件里闲聊,似乎这就是“朋友”了,走得这么近。然而或许只消是一次没有及时回复对方,就可能立刻令对方心生埋怨进而中断你们看似密切的关系。
非常脆弱的人类社交现状。
⒉
不妨稍微追究一下。
木心说“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么想必交友也是交不了几个。似乎总听人说,过去的友谊比较真心,现在没有真感情了。
物质水平的发展却无法同步带来精神高度的提升,这难道不是一个体现人类退化的现象吗?
过去,当物质水平有限的时候,资源掌握在公家,人们可以非常无私地相处,因为真的家里也没什么财产。
现在,每个人都拥有或多或少的财产了,于是动物性里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要想,“我做这个事情、我能有什么好处以及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你拥有的资源越多,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次数就越频繁,你的决策也会越来越慢。最终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有的人会说,难道没有讲心的人吗?当然有啊,但是你遇不到。
你没那种好福气,你更没有那种眼力劲。
要从每天的社交生活里发现跟你讲心的人并且互动,这根本不是一般人具备的能力。
所以马云早期创业被人当成坏人嘛,他30岁创业,邀请了24个朋友到家中,最后有17个人愿意支持他。请问,有几个人具备这17个人当年就识别到马云非池中之物的眼力劲?
我常说“泄气”、“厌倦”这些负能量的词,有的人就会以为我是个负面情绪很重的人。我只好呵呵以示礼貌,毕竟正面刚的话对方也接不了几招。
可偏偏我就是讲心的那种人。
⒊
很多人在说“无效社交”,我们要避免无效社交,云云。
人际关系在这个时代,多以利益趋向和目标推动,而非彼此的质地或天性作为乐趣的源泉所在。
我们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容易认为别人与我们是一样的人,所以我们对社交乐此不彼。随着生活阅历增加,我们逐渐发现别人与我们是非常不同的,由此我们开始对社交进行分类,无效社交、有效社交……
社交这件事,本无所谓有效和无效吧,标准难道不是来自于你的内心?跟任何人社交都能够获取到信息,任何信息都有价值,你能说这个过程是无效的吗?
算是无营养社交吧。
你获取的信息对你没啥意义,既不能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也不能丰富你的知识储备。
烦人的是,你往往只有在无营养社交发生以后才能得出这个判断。时间浪费了,精神浪费了,有时候还浪费了感情。
⒋
社会总是要给不同人群贴标签,比如说70后、80后、90后、00后。社会还经常发明一些比较酸性的词语去形容一些人,比如“会来事”、“见面熟”、“八面玲珑”、“察言观色”、“人情练达”……
这些词非要总结的话,就是在表达一个意思:会做人。
如果你行走过江湖的话,你就会发现,“会做人”是社交生活中最宝贵的品质。
会做人这种优良品德,跟人的年纪大小有关系,但个体程度又有着巨大差异,以至于社会新闻上常见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公共场合比年轻人更能打。
只是,为什么“会做人”系列词汇自带酸性体质呢,就不能发自内心地正面赞叹一句他人“你真会做人啊”。(听着也是怪怪的)
⒌
在我们人际交往的历史进程当中,这种方式会逐渐自我显露。情感的本能重新给了我们和朋友交往的希望,同时,复归的孤独感又把我们从这场追寻中拽了回去。因此,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追寻友谊之中度过,倘若他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他或许会写下这样的一封信,交给每一个他所喜欢的新对象。(《爱默生随笔》)
年长的人不在乎讲心。
因为你很难再愿意去屈就和妥协别人,所以很多人轻易地热闹群聚着喝酒吃饭,高谈阔论,即使不了了之,彼此心里也没有丝毫留恋。这是社交动物的方式。
只要不谈感情,就很干脆。
人与人之间的那份郑重而留恋的对待,也许已经是奢侈的事。如同变凉的天气和马路上不打灯就变道的汽车,都挺让人泄气的。
⒍
张爱玲说,“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陪你走完了这一段路,我也变成你路过的路,从此人山人海,不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