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约,我是清华大学的赵诗萌,每天分享高中学习方法,答题技巧,高考应试窍门,帮助大家轻松学习,快乐提分!
曹湘凡,男,1968年生,湖南省常德市人。家里兄妹6人,曹排行第三。曹读书用功,自小成绩很好。15岁时初中毕业,成为村中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人。
1987年,曹湘凡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只考了397分,离最低的录取线还差60多分。他选择了复读。1988年和1989年的高考,曹湘凡同样失利。1989年高考,由于压力太大,曹湘凡生病了,考试结果可想而知。他的中学同学此时已开始结婚生子,但这不是曹湘凡想要的
在1991年高考前,曹湘凡拿着家人让他去买化肥的16元钱去县城报名参加高考。1992年到1996年,在广州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什么工种都干过。不过,只要有空,他就会去中山大学转转,拖着一双烂拖鞋,身上还沾着水泥浆。他至今还记得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大哲学系、北大国际政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专业、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这些都是曹湘凡曾经最向往的大学、专业。
在1997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曹湘凡终于参加了的高考。“过了专科线,考上了湖南电大,通知书也寄来了,但一年要7000元的学费。”家境窘迫的曹湘凡没有动心,当时,曹湘凡已结婚一年。尽管发出了邀请,但只有一位高中同学出席了他的婚礼。1999年,因为家里遭遇变故,曹来到湖南株洲做营销员。他对于高考的痴迷和潜心研究,引起了上司的注意,特意终止了他的营销业务,让他给自己的外甥做家教。
毕竟曹湘凡的际遇属于少数情况,作为高中生的你,要分秒必争,一举考上名校。学姐这里有一套由清华北大200多名学霸,精心总结的"高分其实很简单"秘笈。里面有很多高中应试技巧,学习心得,免费赠给大家,文尾加微信领取。学姐在清华的校园里等你!
这一做,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株洲到长沙,曹一共教过300多名学生,其中有120多名考上了重点大学,在长沙家教市场上颇有口碑。对于这位始终没有进入大学校园的老师,学生们很是尊敬。2001年,曹在长沙报摊上看到了取消高考年龄限制的新闻,兴奋地大喊大叫:“我又能参加高考啦!”这一年,他上了专科线。
由于他一心复读,且屡试不中,慢慢地妻子对他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娘家人常在龚德梅面前数落曹不务正业,龚德梅承受不了舆论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在多次劝说丈夫放弃高考无果的情况下,于2001年协议离婚,两岁的女儿归曹抚养。2001年11月中旬,在从常德开往长沙的长途汽车上,曹遇到了比她小14岁的一个女孩名叫聂玉珍。2002年也就是高考的前一天,曹同时领到了三个证:高考准考证、与前妻的离婚证、和聂玉珍的结婚证。
曹的妻子几次劝曹参加自考,他觉得那不是“正规”的。2007年,曹报名参加他的第13次高考。这次,曹已经计划是自己的最后一次高考。语文108,数学114,文综210,英语67,总分499,曹觉得成绩仍然不理想,尤其是英语。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三本,但是没有达到曹希望的湖南第一师范地分数线,曹最后在补录阶段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录取。
这一次,39岁的曹湘凡走进了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和“90后”年轻人坐在同一间教室。妻子对他的举动不支持,并告诫他“毕业就会失业”。曹湘凡说,就读前,他也知道毕业就可能失业,对3年的大学体验,曹湘凡说他并不后悔,因为“人生更完整了”。“偏执有点不对,人不应吊死在一棵树上,特别是在社会多元化时期。”曹湘凡说,这个认识是他在大学里获得的,算是上大学的一大收获。
微信:zqv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