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妈老是唠叨:“过年就是28了,老大不小了……”然后从村里的伙伴,亲戚的孩子,到我的现状,升华到我的人生,絮絮叨叨,电话中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可是我还是一直强调,我才26周岁不到,虽然我是个男人。也幸好我是个男人,在传统文化下,年龄对于一个男性的评判还不是很苛刻。
打小伪装的比较好,品学兼优,在大人面前老实听话,作为附近几个村子中的学习榜样,可是私下还是怀揣着一颗骚动的心,到处作怪。
羡慕村里的皮孩子,上墙爬树,田地里撒泼,练就一身力气,徒手去爬10多米的砖窑。
听说了一个故事,翻山越岭走了2/3个小时只为看看那座山上是否真的有个庙,旁边有个巨大的鸡身。想想当时的同学真的很会讲故事,每逢下课,太阳底下,围成一圈,神魔鬼怪,谈天说地。
吹牛捅蜂窝,看谁“勇敢”不跑,傻里吧唧的被蛰了一肚皮,奶奶用土方,糊了一肚子的酱回了家。
跟着舅家表哥钓鱼钓青蛙,众所周知,青蛙只能看到动的物体,利用这个,绳栓一个青叶团子,由竹竿挑着在青蛙眼前来回动,待青蛙吞下,钓起,然后放掉,乐此不疲。
童年有许多许多的趣事去追忆,池塘里戏水、山上逮蚂蚱、树林粘知了,麦场踢足球……
这毕竟是童年,此时的我才是个孩子,可为什么我至今还长不大?
是我回头看得太多了,还是惧怕前面的路太不明朗,亦或是这么多年来因为书籍的关系,一直让自己保持好奇心,希望自己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风景的缘故吧?
一个本应风风火火的年纪却多了一份老气横秋,不抽烟,不泡吧,不喜欢酒场,喜欢自己读读书,走走路,看看匆匆赶路的路人。想起同学所问“你年轻过吗?”,也许真的年轻过,回想下,中学时代的叛逆期都没有过。这算是长大了吗?是的,仅仅是年龄大了。
有人说每个年龄段对应着要做的事情,年龄过了,再回头做以前的事情心境就变了,所得的乐趣就不同了,就好像童年的棒棒糖,30岁吃就不是一个味道了。可是以30岁的心境吃一根棒棒糖又何尝不是一种尝试,一种乐趣。
看来,我就是这样一直被自己肯定然后被自己否定的过程中,耗费了许多时间。可是谁的生活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谁又能说自己的生活是正途,阳关大道固有其坦荡,可曲径亦能通幽不是。安抚好家人,照顾好自己,其实这也算是一种长大吧。
何必去纠结这个长大早晚的问题呢,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