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方面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阐述。
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的建构过程如下:一(下)分类与整理;二(下)数据收集整理;三(下)复式统计表;四(上)条形统计图;四(下)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五(上)可能性;五(下)折线统计图;六(上)扇形统计图。
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如下:
第一学段(1-3年级):
1、[en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if !supportLists]2、[endif]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if !supportLists]3、[endif]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第二阶段(4-6年级)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if !supportLists]1、[endif]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if !supportLists]2、[endif]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if !supportLists]3、[endif]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if !supportLists]4、[endif]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if !supportLists]5、[endif]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if !supportLists]6、[endif]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if !supportLists](二)[endif]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if !supportLists]1、[endif]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if !supportLists]2、[endif]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可以看出,学习统计与概率在最初的阶段就是分类,包括在幼儿园阶段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游戏,由分类到数据整理、分析。再去对统计的结果做出预测、判断。在这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孩子收获了统计的思想,即由一个问题去设计方案、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根据结果对决策进行调整。
曾经听过吴正宪老师一节讲平均数的课,让孩子重新制定乘坐公交车的免票标准,学习是为了应用到现实生活,学以致用。
这次作业是从个体发生学和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分析概率论,老实说,我不太会。反复看了几遍课程实录,写下一点自己的收获。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概率的个体发生
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自我中心主义”,完全是无意识的。他们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客体的世界,只是由变动的和不实在的“动画片”组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发生一种普遍的”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使儿童把自己看作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
儿童一步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在3-6岁进入前因果性世界,他首先能把握一些确定性的东西,如依靠实物、教具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数的顺序、还有数的组成等。
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学阶段的儿童进入确定与或然并行的世界。儿童的思维逐渐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儿童意识的发展,他已经可以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的事件,就像前面提到的吴正宪老师课上让大家重新制定公交车免票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儿童的身高也比之以前有所提升,若再利用以前的旧标准是不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
学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也正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认识世界中的不确定事件的过程。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概率论的历史发生
概率论同数学其他分支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种种活动发展而来。
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工业革命蔓延。伴随着工业发展提出的误差问题,伴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天气预报问题,伴随着商业发展而产生的贸易股票、彩票和银行、保险公司等,加之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患病率、死亡率、灾害规律等,急需创建一门分析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概率论就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了。
世界上不确定的事件实在是太多了,而能为我们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认识的是一些结构简单的实验,如摸球实验、抛硬币实验等。通过实验,孩子们能初步把握一些简单的规律。通常我们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大数实验的模式,让孩子通过大数实验分析整理数据,获得初步的统计思想。如在摸球实验中,让孩子通过多次摸球记录数据,然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得到每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概率。
学完这次课程,在为写作业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是翻阅了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了解了儿童心理、思维的发展。第二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概率论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作业的过程中刷新了我的观念,以前在课堂上对于抛硬币、摸球等这些实验,大多采取让学生说,让学生猜的方式。基本不会让他们动手去做做。虽然孩子们也学会了,但现在看来,那种做法是为了学而学,为了做题、为了考试而学。对儿童的发展,对于发展儿童的统计思想,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巨大,但作业写的有些语无伦次,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批评和指正!
2020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