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小巷人家》的大道理

可曾还记得我们儿时生活之所,是那乡村部落,是那条悠长的泥巴路,是那个充盈着记忆的胡同,还是那条承载着满满儿时回忆的小巷?

追完这部剧,令人不禁怀恋起那段难以忘怀的童年岁月。

01.蛮横无理也是一种睿智

剧中为我们所呈现的乃是:宋莹之子尿床了,室友皆对她心怀怨怼,宋莹内心亦甚感难受。随即,宋莹一怒之下抱着儿子前往书记家中,所幸儿子颇为给力,径直配合母亲上演了一出精彩之戏。

儿子在书记家吃喝无忧,待了数日之后,如宋莹所期如愿分得了房子。

而恰是她的此种魄力以及那不讲理且简单粗暴的方式,令书记干部茫然无措,却又不得不依从。正因如此,宋莹在小巷中的声名传扬开来,儿子亦被称作:小赤佬。

又如何呢,她的目的是如愿以偿分到房子,且邻居乃是同样育有孩子的黄玲,黄玲的老公为教师,育有两个孩子,大的还是品学兼优的兄长。

这般一来,宋莹不但有人陪她的儿子玩耍,还有人管着宋莹之子栋哲的学业。

由此,他们的关系愈发融洽,宋莹无时无刻不在照拂着黄玲,对黄玲一家予以贴补,表面看似不求回报,实则栋哲的学业得以提升,童年亦甚为美好,最终栋哲还迎娶了黄玲的女儿筱婷,宋莹万分满意。如此这般皆大欢喜,肥水未流外人田。

02.收放自如是一种姿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母与子》一书中的表述:“每人有每人的烦恼。每人的烦恼都是按照自我的尺寸造成的,只不过,人人的烦恼都不一样。”

宋莹的烦忧在于:当宋莹老公的工作被人告发在外面接私活之际,宋莹满心皆是糟乱与无奈,忧惧丈夫失去工作,这个家便会崩塌。然而,她决意无论怎样都要与丈夫相守,先让丈夫前往广州安顿妥当,而后自己去办理停薪留职,这也看得出她的魄力所在。

鉴于丈夫林武峰身为技术高干,在苏州工作不畅,然而广州有人对他予以挖角,于是,宋莹便决然跟随丈夫前往广州,儿子亦颇为得力,甘愿舍弃自己多年的玩伴,随父母一同前往。于大是大非跟前,足以看出这一家的团结一心。

抵达广州之后,宋莹难以适应那边的生活方式,连晒衣服都难以晾干,湿气颇重,但是为了老公的工作,她亦能忍辱负重,未做出任何出格之举。乃至最终在那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03.女人无论何时,都需自持底气。

在筱婷和栋哲的恋爱关系公开之时,他们已然步入大学。黄玲夫妇知晓后甚是恼怒。

一则,父母向来偏爱品学兼优且乖巧的孩子,在他们眼中,林栋哲自幼便是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之辈,长辈自然不喜这般小孩。然而,时间证明,林栋哲是值得依靠的。

其一,林栋哲的家庭关系单纯,父母恩爱,无甚重大的家庭矛盾;其二,林栋哲着实喜欢筱婷,对她亦是真心实意的好,况且两家更是知根知底。

在筱婷因就业缘由不得不与栋哲分离之事发生时,筱婷提议:先领取结婚证。此一举动被父母得知,更是令他们怒不可遏。

黄玲和丈夫庄老师知晓后即刻乘车赶赴上海,向女儿阐明其中利弊。庄老师对女儿筱婷说了一句:“不自爱。”直接将女儿气哭,筱婷遂与父母直接争吵起来。

其后,黄玲向女儿讲述:女人不论何时都不能舍弃自己的工作,并讲述自身若非有工作、有分房,否则面对婆婆定然是逆来顺受,断不会有自己的脾气,更不会有今日的筱婷,只因筱婷的爷爷奶奶认为女孩子无需读过多的书,正是黄玲的工作收入使她有底气维护两个孩子。

又论及宋莹,虽说嫁的乃是高材生,可人家亦有自身的工作,甚至到了广州还练就了自己的技艺,开了店铺,这无非是想日后能有一份底气。

筱婷似乎明白了,然而她更为担忧栋哲变心,毕竟栋哲是自小至大最为照顾她之人,她亦不愚钝。

事实表明,她的决定亦未曾有误,栋哲将钱财皆予她,购置房产,甚至筱婷考上研究生时,他比任何人都兴奋激动。

结尾:我们这一生将会邂逅何人,遭遇何事,或许皆为命中注定。然而,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皆会教诲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马克·吐温文集》中说道:“可惜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人心里一踏实,立刻就得再去找点儿别的烦恼。”

亦表明每一个阶段皆存在每一个阶段的烦扰,我们终究要去化解和应对,“历经各种烦恼,方能体悟到各种愉悦。”每一个阶段亦有每一个阶段的玩伴,珍视所拥有的,珍惜当下,只因时移世易之后,再欲相聚,恐怕皆极为艰难,成家立业之后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活与家庭,即便再度相聚,也不再是起初的那种氛围。

故而,我们毕业后、结婚后所遇到的同路人亦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