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亲节,风和日丽。
自打互联网普及到了手机端,任何一个节日无论你想不想知道,都会被强制知道。
10后甚至是00后,互联网的同生代人,母亲节早已声入人心,即便自己不想去表达点什么,但互联网、学校、兴趣班、各种商场,都会引导你有所表示。
今天周日,是学校统一组织上课外社团的日子,上午从9点到11点。大女儿报的英语口语班,小女儿报的硬笔书法班,两个班级的作业无一例外都与母亲节相关。
大女儿在课堂上画了一张用英语书写的手抄画,然后老师用心的为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录制了一个小视频,拿着手抄画,用英语说一句妈妈节日快乐。
小女儿则是用硬笔书法书写了一首关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下午的舞蹈课专门为母亲节排练了一支舞。下课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支康乃馨,让他们回家送给妈妈。
我两个女儿一人一朵,一朵粉色的,一朵红色的。我去接她们,她们迫不及待的要回家送给妈妈。我假装很喜欢,让小女儿把她的那朵送给我,她坚决不同意。我说,你妈妈有两朵,我妈妈一朵都没有 给一朵给我,我送给我妈妈。她还是不行,说那朵代表她姐姐的爱,这朵代表她的爱,我的爱,让我自己去买花,自己表示。
我自然没有真的去买花,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母爱的表达相当含蓄。想一想,也就是有了微信之后,才会在我父母过生日时用文字发一个生日快乐。那些来自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从来不会有任何表示。尽管我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父亲节和母亲节,我更知道他们知道我知道有父亲节和母亲节。只是我们已经不习惯去表达了。
相对来说,女人会比男人好一些。比如今天母亲节,妻子就给我妈发了一个红包,她还想让我也发一个。我说你发了就代表我们两个。她给我一个白眼,说她只代表他自己,让我再发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有些难为情。
我知道我妈肯定也挺受用的,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喜欢这种爱的表达吧。我妈常年跟我们住在一起,帮我们一起带孩子。她非常心疼我爸,一个人在乡下,觉得他没有女人照顾,生活非常粗糙,精神上非常孤单。所以她每天最少会给我爸打一个视频,半个月最少要回去一次。而且她还觉得她一个人给我爸发视频,是不够的,还希望我没事就给我爸也打个电话,发个视频什么的。
我说你打了就好,知道他在家过的挺好,不就行了吗?她说她发视频是她发视频,我发视频是我发视频,意义不一样。
前段时间我爸骑车子摔了一跤,摔的不重,只是磨破了皮。为此,我妈特别心疼,一天打了好几个视频过去。她打视频的时候我就在身边,听他们聊了摔跤的整个过程,知道没事,我自然是安心了。那段时间正好我感冒了,我爸看在我在边上,便喊我名字,问我感冒好了没有?我说好的差不多了。我妈在身边说,还是爹更关心儿子。
我今天也为人父母了,自然知道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我如果突破自己,勇于向他们表达,他们也是非常受用的。可我总觉得他们才60出头,还算是正当年,没有到那种孤寡无依,需要孩子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慰藉的时候。当然,我知道这是为我的羞于启齿找借口而已。我表达的方式只是会特意让我女儿给她爷爷打个电话。
相对而言,我是幸运的,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但是从小父母便在身边,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爱,甚至过度的关爱,让我有些许烦恼。
当我看到过很多缺爱的人,甚至不是缺爱,只是不被偏爱的人,我才知道我是那样的幸运。父亲在我生命的角色就是我的坚强后盾,我总觉得遇到任何事情,我不会是一个人,至少我父亲会站在身后,无条件的帮助我。
而母亲总是会在情绪上予以我温暖。当我有情绪时,我不敢对任何人发泄,唯有母亲。她总是劝慰我,不要着急,什么事情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我的父母如果要给他们打个分的话,100分会在九十分以上。所以当遇到很多人埋怨自己的父母,甚至控诉自己的原生家庭时,我会感到迟疑,因为未经他人苦,没有资格劝别人大度。
但同时我又怀疑,这世界上的父母不堪的有那么多吗?后来当我深入了解那些埋怨以及控诉自己原生家庭及父母的孩子的时候,我几乎可以肯定,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不堪。是这个社会的某些思潮,让他们变得理所应当起来。
有一种言论,父母的生养不是恩,托举才是恩。有一个博主对此言论予以驳斥,结果评论区不堪入目,感觉全世界的不幸的孩子都汇聚到了评论区。他们大概的论调是,生养孩子只是他们放纵的结果,没有经过他们同意,就向他们生出来,生出来就要对他们负责。如果不能托举孩子,就不要轻易生孩子。
想起了一句古话,孝字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淫字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其实深思这句话,孝是在道德规范以上的品质,所以我们不要对这种品质有太过苛刻的要求。而淫则是人本性的弱点,是人之大欲,它在道德范畴的下限,只要它不突破下限即可。
而关于对父母生养是不是恩这个问题,我认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生养是恩,因为这是对他人的要求。而从父母角度来看,生养不要认为是恩,因为这是对自己的要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可以理直气壮。而那些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人,你有什么资格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