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启程之前,好像总是会伴随着一场不像告别的告别。仿佛有种下次相见就在明日的错觉,以至于从没有好好说过一句再见。
成年以来,跟父母的告别,是一场避免不了的心酸。大概是因为知道距离下一次回家,还要好久好久。
离别之前,总是忍不住去假想过离开的画面,提前平复自己即将远行的心情。但是,到了提起行李踏出家门的时刻,却总是不敢抬头望向父母的眼睛,害怕看到父母眼里的不舍,也害怕父母看出自己的牵挂。
曾经的我不明白,明明自己已经长大,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具备一个人在异地生活的条件,为什么却还是那么恋家?
直到有一次回家,看到父母在一起研究如何使用微信。
我才恍然大悟,我为离家难过,不是因为我要离开父母,而是因为父母要离开我。
我在日益长大,从一开始的身体成熟,到思想成熟,到终于有这么一天,我会达到经济成熟,再成立我的小家庭,开始我的后半生。
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之中,父母青春不在,已然一头华发。
我不断地在规划,建设着我的未来。计划好我的未来要如何发展,我的道路要如何走向。
但是这些,永远都只是“我的”。
在我的计划里面,一直缺失着关于父母的那一份未来规划。似乎,我就从没有关心过,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怎么样。
在我不在的日子里,他们是否会遇到什么困难,在半夜时分是否会想起过年时的热闹纷繁,而在他们因为琐事吵架的时候,又会有谁来充当和事佬?
这些就像是我思想的盲区,我对这些没有任何规划,也从没有尝试去了解在这之前的日子里他们是如何度过。
而他们,也不会主动跟我提起这些。
在外的孩子,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反过来想想,似乎,在家的父母,对孩子也是报喜不报忧。
通过电话,我可以知道邻居有哪些八卦,却不知道母亲是如何摔伤了腿。
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在孩子远行前,母亲总会买来一份猪的心肝脾肺肾,要为孩子煮一份“全猪汤”,寓意孩子是母亲的心肝宝贝,希望孩子能够在远方对家里牵肠挂肚,心心念念。
我想,这是全天下最隐喻的告白。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在我能力范围以内,离开家,远离父母的管辖,有多远,走多远。
长大后,我才发现,原来不用我努力,不知不觉间,家已经离得很远。
父母已经会因为距离太遥远,无法过来看我;会因为不知道我的工作时间,不敢给我打电话;会因为想念我,在我回家的日子里不想外出。
长大的我,像是离巢的雁,一心只想着远方的世界,只顾朝前飞翔,却忘记了我来源于哪里。
直到我突然想家的那个时刻,才发现,我已经不再能够随意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