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0117姚
看过很多次的解说,今天终于还是带着期待与平静观看了
如果说我是始于柏原崇的颜值,那么我也还是陷于颜值,甚至忠于他的颜值
他满足了我年少时期对于梦中情人的全部幻想
单纯而干净 傲娇而别扭
幼稚 会捉弄你
带着少年特有的坏坏的帅
还有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清冷
整个一种可遇而不可求 但不管见他几次 我就会为他心动几次!!!
这是一部暗恋到极致的电影
但我不想过度赘述情节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只是想要“浮于表面”地阐释情书的浪漫
沈从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顾城写:“我试图去想现实中的你想我们在火车和广场上度过的那些短短的时光,那时刻真有光,你看我的时候。”
周恩来写:“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其实整个电影
无论是少年时期情节描写的美好
还是博子对男树衷心念念不忘的美好
或是女树回忆起来的点点细节的美好
都抵不过最后的最后
才知道这是少年暗恋的结局 那份没有在少年时期就被感知到的告白
看着这些美好和浪漫
看着他们的释然和解脱
但在整个充斥悲伤气息的氛围和环境中
真正走不出的确是观众
或许就是
博子的深爱与执着
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外貌的替身
女树性格的转变 摔碎的花瓶
几年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少年喜欢的遗憾
爷爷的遗憾
妈妈的遗憾
以及最深刻最深刻的
那个高傲的少年已不在人世的遗憾
情书递送的时期
如今看来早已物是人非
现在的现在
遗憾也无法收尾
男树去世的定局
在两个女人的相知和错过中
渐渐变的不再让人那么那么伤感
但终究还是
事事都好像知道的晚了一点
影片的最后一幕
是女树在小女生们的助攻下
收到了书里的借书卡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把卡片装进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再现少女的悸动
那一颦一笑
若说女树没有过心动我是绝对不信的
女树在回忆和男树的学生时期时
聆听女树的台词
我并不认为是单纯的陈述故事
对于我而言
二十一世纪的女生而言
那是一种羞涩 是一种耻于将年少时的美好说出口而化作都是普通事的掩饰
少女和少男的青春
暧昧时期的试探
演绎出来的那个眼神 那些个小动作
虽说不是爱,但也绝对是喜欢的,是心动的,是让人沉醉的
这也许也是导演的用意吧 整个片子没有男树成年后的镜头
把最美好、纯粹、含蓄的爱
留给了年轻的藤井树们
最后的最后
这个故事的起源
这份浪漫的重现 都要感谢博子
温柔与细腻 感性与浪漫 长情与善良
正是因为她
才能拼凑出男树的完整过往
才能让一段被时光彻底埋葬的故事重新被铭记 熠熠生辉
才能让女树知道他的告白 他的爱恋
所以 美好的她一定也会有值得常伴的人在身边
陪着她探索 帮助她解脱 给予她温暖
雪初停,天光朗朗,一切还在继续。
“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时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一般。最终我还是没说,你还是忽略。”
“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别人的回忆,尽力让它美好吧。”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
“你恨自己是个怕孤独的人,偏偏又爱上自由自私的灵魂。”
“有他陪伴的日日夜夜,宁愿时间停止的日日夜夜。”
“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的眼睛,可能是因为我喜欢他才会这样觉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