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定要在安静的地方吗?我之前一直是这么以为的。直到后来,李笑来老师提到,阅读并不一定要找安静的地方阅读,而他更是亲自试验到人多嘈杂的地方阅读,从而练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静心阅读的能力。
但是知道终归是知道,我并没有从行动上去测试这种方法,直到最近,由于上下班途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地铁上,于是,我开始尝试在地铁上看书。
最开始拿的是那本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在地铁上看这样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书,一开始很不适应,无意中也会留意他人的反应。大家一开始会注意到我,但之后就继续各自的事情,或看手机,或闲聊。而我在多次试验之后,也就逐步把注意力放到了阅读内容上,并在上面标注重点。
后来,上下班的途中,我都会拿出书来阅读,不再感觉到别扭,而且也不再会被外界影响。逐渐地,我也发现偶尔也会有其他人在拿着材料阅读,有的是拿着英语书,有的是其他书籍,有的是打印的备考材料等。总之,并不是我一人这样做。
更有意思的事是,有一次我坐下开始阅读,旁边坐着一对母子,妈妈看到我在阅读,于是,对孩子说“有的人就是喜爱看书学习,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的这一举动无意中成为了那位妈妈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我虽然不好意思地继续读下去,但是却暗暗称赞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和习惯。
回想自己,父母教导我阅读的时候并不多,我也没有真正形成阅读的习惯,直到后来遇到李笑来老师,以及自己的持续,才得以养成阅读的习惯。
但小时候却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为我买了唐诗宋词以及算数的彩色图书,特别是唐诗宋词的书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虽然那时,我不记得自己是否会念或者背诵,但是我却对那些精美的插图情有独钟。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插图才开启我对艺术和绘画的兴趣,而那时,我周围的玩伴都没有这些书籍,这让我感到些许自豪,我也常常拿去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而这成为了我小时候并不多的而且我记忆深刻的来自父母的教育。
由于职业的因素,接触到很多父母和孩子,注意到,有的父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很早的时候就启动了对孩子第二门语言的启蒙,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能力,从而在同龄人中早早体现出了优势。对于孩子薄弱的地方,也早早开始进行针对性练习和引导,这样的孩子无疑非常幸福。
有这样的父母或者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但是没有呢?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我们还有别的途径,比如说,自己学会阅读,自己通过阅读学会没有人能教的东西。
对于演讲也是如此,前段时间花了一到两周的时间看完了彼得.迈尔斯的《高效演讲》的大部分篇章,并据此准备一场演讲。在没看书之前,完全没有头绪,看完之后,演讲的框架就已经出来了,而且也知道大致应该如何准备一场演讲,如何构思,如何达到目的,多长时间准备最合适,遵循什么步骤最可能达到好的效果,这些书里统统都有。
后来,也在同事面前排练了一两遍,也获得了一些建议,才发现,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可能只是一些零散的建议和方法,而真正系统的组织框架是难以获得的,而专业性书籍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发现,提的建议中,大部分我都在书里读到过,这也给我一个印证书里的方法的机会。
最后的结果是,经过了前期的较充分的准备,演讲过程中就不是那么紧张了,跟之前相比效果好多了,这就是一次通过阅读学习,再用实践来检验和运用的经历。
希望我们都能养成在任何环境下静心阅读的能力,并通过阅读学会没有人能教我们的东西,并用实践来检验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