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开门七件事"一天两人三餐四季",似乎和思维逻辑一点边也沾不上。但回溯来看,在生活中只是把思维逻辑推开了、摊薄了,甚至化为无形了。
有天下午回到家,女儿带着既惶恐又懊恼的表情跟我说丢了我给的一百块钱,虽无后续下文,但我听得出她在等我的责备和准备好开始自责。我懒懒看着她。
“你捡过钱吗?很多的那种?”
“捡过几次,高兴了好几天。”
“如果捡到钱是一件高兴的事,那你今天已经帮助一个人获得了好心情。”
“可我心情不好。”
“换句话说,如果这钱你是故意扔在地上,再让人捡到的,那我除了骂你没良心之外,还要严重怀疑你的智商。但钱是意外丟的,除了让你以后注意保管好财物,这件事真的没什么能值得让你一直回味。总结一下:钱丢了是事实,捡到钱的人心情变好也是事实,但同时这已是过去式,起码从这分钟起。也不是无所得,让你进一步加深个人财物管理这一经验就不止一百块钱那么便宜了,稍稍想一下,这是让利大促销啊!”
她点头接受了。
时常有朋友在交流过程中提到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难,特别是听到我和孩子们的对话时,再看着自己与孩子的对话,这种感觉特别明显。朋友们之所以感觉无法与孩子沟通,在寻找问题时最先被想到的是自己太过高姿态了,同时也没有建立好沟通渠道。姿态的高低没有太大的问题,高了就调低,没什么固而不化的道理。至于沟通渠道的建立,说到底,还是日常的思维逻辑渗透教育。
我们都知道,不管对谁,交谈时想要对方听自己所说,那就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语言逻辑、思维走向,进而再构建完整的交谈内容,最终达到让对方接受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化版的沟通渠道建立。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猛地一通大道理过去,再聪慧、再有耐性的孩子都会烦,都会理解不过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渗透。如果要教会会孩子不要玩火、玩刀,直接的恐吓不如用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伤口向孩子展示;如果要教会孩子礼貌待人,大谈理论不如亲身示范粗俗与礼貌之间旁人的反应。这个建立的过程所需时间不短,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打下一个小基础,甚至在往后的时间里还要继续下去,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