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落 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其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诗解
⑴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⑵参差:错落不起的样子。曲陌:曲折的小径。
⑶迢(tiáo)递(dì):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⑷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⑸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⑹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译文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诗韵
这首咏物诗是诗人于唐武宗会昌六年闲居永乐期间所作。当时因为牛李党派之争,诗人境况很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首联上句写的是客去楼空,下句写小园花飞。诗人发挥联想,“客竞去”写留人不住,用“花乱飞”写留春不住,从“竞”和“乱”中让人品味出怨有情之人却无情,恼无情之花却有情的感觉。
颔联写离去之人由园内到园外远去的步履。上句从地理“参差”道路崎岖不平,到“曲陌”蜿蜒曲折,一个“连”字,写尽道路难行。
下句从时间着眼,“迢递”为遥远之处,送斜晖写主人长时间伫立在楼上,呆呆地望向远方,仿佛在送别夕阳落山,实际上是在目送不断远去的客人。
第三联写落花飘零,使视线由园外转入园内,由上而下写主人的感受,看到地上的落花越来越多,主人愁肠寸断,不忍归去,这是一种惜春的心理。
下句写眼前的事实,枝头的残花也越来越少,真是东风无情,春色难驻。不难看出,诗中透出诗人那种惜春却无奈忧伤之感。
尾联语义双关,使人、花相结合。诗人感慨万分,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留春无计,最终只能落得个怆然涕下泪沾衣襟的结果。
全诗纯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神情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个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同时,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