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向来注重礼仪和风俗。
又是一年年来到,在我们老家,过年的风俗也是繁复而有仪式感的,我择一二以记之,为的是多年以后还能留个念想,即使年老后大脑退化了,还能看着文字回忆一下。
首先是年前的习俗。小年之后,扫尘、蒸馒头、蒸糕、煮肉这些必要的过年准备就不一一记录了,主要说说过油这个习俗。过油指的是把各种食物包括肉、鱼、丸子、藕、豆腐等等各种荤素食物放进滚油锅里炸熟炸透的制作方法。据我的了解,过油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制作可供供奉的供品,二是方便食物长期储存。这些经过炸制的整鱼、藕盒以及炸肉等,都要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供奉到家里设好的供桌上以及已故祖辈的墓前;在物质匮乏和没有冰箱的年代,过年要准备较多的食物,以便招待拜年的亲友,而炸的干透的食物保存期会延长,能够保存到元宵节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亲戚来拜年时,就能随时拿出来装满几个盘子,便捷又不失礼。当然,这说的是早些年的事了,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走亲戚,经常吃的就是炸藕盒(切成小块装盘),炸丸子(豆腐丸子、萝卜丸子),炸里脊,用炸豆腐和炸山药煮的汤。现在,这种菜太寒酸,已经上不了桌了。
过油是个辛苦活,基本上要用上一整天时间,还要全家总动员。我从十来岁就帮着父母一起过油,过油这一天都要早早起床,决不能睡懒觉的。匆匆吃过早饭,就开始忙活:母亲负责切菜,藕要切连刀片,肉要切条,豆腐切片,萝卜切碎丁,山药切滚刀块,父亲就忙着收拾鱼,调面芡,我除了摘菜洗菜就是烧火。忙了小半天,一盆一盆满满的食材都准备妥当,开始生火,烧热一大锅油。炸的过程是有顺序的,先炸气味淡的藕盒、山药、豆腐,再炸丸子,里脊,最后才是腥味重的鲤鱼、带鱼。别看我小,可是作用还挺重要的,火候由我掌握着呢,炸什么用大火,炸什么用火,我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了然于心了。
炸好的食物可不能马上大快朵颐,必须先敬天地,每一样炸好以后,要洗净双手,装好碗,摆好筷子,恭敬的敬了天地,才能品尝,这些规矩也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养成的。就是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习惯养成我们心中有敬畏,做事有底线的习惯。
过油是家乡家家都不能省略的过年习俗,尽管现在物质极度丰富,家门口的超市也是365天开门迎客,什么都不缺,但是没见谁家不过油了,不管多少,总要准备一些,而且品种也是多少年如一日,很少有创新。
家乡还有一个习俗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每年的除夕晚上,父亲和叔叔总要一起带着供品、纸钱和鞭炮去墓地,并不单单是去祭拜我们家的先人,还要去祭拜相熟的亲邻中当年去世的故人并慰问给他守灵的子孙。每次父亲和叔叔就掰着手指头算算当年亲邻中哪些人故去了,然后按数份备好纸钱和鞭炮。虽然我作为女孩不曾参与过这项风俗,但是从父亲跟母亲以及叔叔的言谈中,我大概了解这个习俗是怎样一个过程。除夕晚上,各家的主要男丁都要去墓地祭拜祖先,祭拜完自己家的祖先,就到本族和熟悉的邻居家墓地去祭拜,特别是对于当年去世的故人,要烧纸钱和放鞭炮进行祭奠,并陪着故人的晚辈守灵。有时候父亲除夕祭拜完回到家很晚,往往就是当年去世的亲邻比较多。
这个风俗也是多年一直延续下来的,也是我的家乡比较独特的一种风俗。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没有忘记故去的亲人,在阖家团聚的大年夜去陪一陪自己故去的亲人,去慰问新近失去亲人的亲朋好友,这份情是暖的,礼仪也是庄重的,这在如今的时代是何等的难得。
人人都说现在年味淡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像我们家乡的风俗,形式还是在的,年纪大的人仍然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可是年轻人大多去了外地工作生活,很多人连父母也一起接走了,过年通常回来一两天串串亲戚,很多风俗在年轻一代身上已经接续不下去了。作为一个亲历者,目睹这些风俗逐渐成为历史的过程,我感到很遗憾。现在我们经常提到仪式感,而这些传统风俗就是最好的仪式感,它让人懂得感恩,懂得敬畏,懂得庄重,懂得人情,能够涵养一个人人生的底色。
我想,社会要进步当然要创新,而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确实是人类的成功。与此同时,人如果一味的大步向前,忙不迭的丢掉一切旧的东西,对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人情世故失去了必要的传承,那么,是不是就像浮在空中,失去了根基呢?而没有了根基,这种进步和成功又能持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