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给出的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举个例子,我有一笔闲钱,存银行活期,可获得一定利息。假如我对这笔钱的安置方式还有其他的选择,那其他选择可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存活期”的成本。
充分利用成本最小化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或生活中高效做出各种选择。
举例来说,我所在公司报销制度规定出差过程中只能报销公共交通工具的费用,像出租车的费用自然不予报销。
在公共交通系统发达的大城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出行效率的不利影响有限,最多是损失一定的出行舒适性。但在很多小一些的城市,两种出行方式的效率差别极大,两种方式的费用差别自然也极高。
带着工作任务出差,不破坏公司规定,我们如何选择出行工具呢?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看,需要考虑三个成本因素:金钱、时间、工作业绩。这里之所以提到工作业绩,是因为出行效率是影响工作效率、业绩的重要因素,而工作业绩可看做个人财富的一部分。
比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时,金钱成本为0或接近为0,时间成本高,工作业绩成本高(即工作业绩减损的风险大)。同理,利用相同的方法分析其他选择的成本后,我们就可以“有理有据”
地做出明智的选择了。
你可能会说,这点小事,凭直觉就能做出选择,何必这么麻烦!
我觉得,既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我们对选择方法论的重视,再过分都不算过分。知道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比某一次做出正确的选择更重要。
最后总结一下,用成本思维做选择的关键是清楚地认识到每一次的选择成本体现在哪些因素上,因为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构成要素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人们面临选择时,往往只关注金钱成本,而忽略了其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