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的一本书《成为作家》,书里有两点我记得特别清楚,说这两点你要是做不到,就别想着当作家了。这句话太管用了,吓得我打了一激灵
,今天就想着赶紧执行。
第一点,每天早晨醒来后,趁着半睡半醒的时候,立刻写作。
不要阅读,不要刷手机,不要跟人交谈,不要接触其他信息,抓起纸笔,或者打开手机、电脑,马上写。写作什么呢?你昨晚的梦、昨天发生的事情、骂过的人、走过的路、现在能想到的一切,尽可能地多写,不要评判写得好坏,只管写,写到你精疲力尽。(只要不是胡言乱语就行,因为你总不能写一堆哈哈哈或者啊啊啊)
我以前早上醒来写过几天而已,当时没感觉到啥。就觉得本来迷迷糊糊还想睡觉呢,可是写着写着就清醒了。再加上我写的时候总力求写的好,要思考,非常累,就想在自己清醒的时候写作。坚持了几天,起床后的写作项目就被我抛弃了,我觉得没啥意义。
不过书里说了,你应该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比你想象的要大的多,也许早起自由写作的文章不能发表,但是你积累下来的素材将来会派上大用场。我一看有好处,立马来了精神,那就再实践一次吧。这次我记住了:自由写作,想写啥这啥,别把自己整的太累,要不然很难坚持。
第二点,每天跟自己约定一个时间段写作10到15分钟。
比如说今天,我选定下午两点写作15分钟,那么下午两点一到,不管我身在何处,正在做什么事情,我必须放下手中其他正在做的一切,开始自由写作。这是跟自己的约定,关乎自我的承诺。不用写太长时间,15分钟就行,如果你把写作看得无比重要,你总能抽出15分钟时间来完成这个小游戏。如果写作对你来说可有可无,那就当我白说,你爱写不写。为了完成这个写作任务,你不能为自己找任何借口。你连这点都做不到,成为作家就是永远的白日梦。
之所以设计了这个约定时间段写作,真正的用意是让你往“不费劲的写作”状态努力。因为一旦约定的时间到点了,理智上你知道要写,可你内心里肯定是极其抗拒写作的。你总是想等状态好了再写、等想好了再写,其实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就写,不要等,不要找借口。可以今天约定下午两点,明天约定上午十点,后天约定晚上十点,总之你只要跟自己约定了,就得执行。
这点我也打算坚持试试,主要是我感觉这两点的难度并不高。想到啥写啥,不用评判好坏,这不是so easy吗?
我从这两点中发现了如此安排的巧妙之处,也算是一个惊天秘密吧!
这个秘密就是:很多初学写作者,写着写着就放弃了,并不是因为他懒,也不是因为他笨,更不是因为他缺乏素材,而是因为他写作的时候自我评判过于强烈,导致他无法享受写作,反而视写作为痛苦。
这种安排给予了破解方法:写作的时候,不要理会内心的批判声音(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评判标准),先自由写作,等你写完了,OK,开始按照你的标准对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心态都不一样了,你会很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有了一点甜头,不用什么毅力来控制,甜头会引着你往下走。
对抗评判的声音,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你一定要下意识地对抗,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写着写着就去翻书翻资料,不然写的很难受,你会觉得自己笨,记性不好,甚至会为自己无法流畅写作而痛苦。或者你查资料查着查着就开始浏览网页,看娱乐八卦,忘记了写作这回事(我经常都这样)。
比如我今天起来写作过程中,好几次控制不住都想去翻书,想刷手机,我怕我哪点写错了,急着想改正。不过我对抗了这种冲动,迫使自己不停地写,等写完了再来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回头修改了一下前面的错别字,看了一下文章的结构。没办法,人内心的评判声音时时刻刻存在,没办法做到完全忽略。
我6点10分开始写作,写到6点45分,写了35分钟,明天继续。
这本书还说:我要发出你在本书中能找到的、最严肃的警告:如果你总是做不了这个练习,就放弃写作吧。你对写作的抗拒实际上要大于你对写作的愿望,迟早你会找到其他途径释放你的精力。这两个奇怪而专横的练习——早晨写作和预先安排时间开始写作——应该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你能够随心所欲写出流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