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同样是各执己见,同样是角逐相争,纵横的历史,错杂的纷争,然而谈不尽的不是那狼烟四起的铁血沙场,而是那经久不衰的传奇智慧。有时候经常的探想,也许那百花齐放仅仅是他们的一时起兴,也许那百家争鸣恰巧是他们的无意纵横,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顺其自然的随遇而安,并不是他们之间那口诛笔伐的互相攻讦。而正是这顺其自然的智慧火花,点燃了中华智慧的闪烁光芒,也许,这就是老子的智慧吧。
生活中处处演绎着老子智慧的飘逸,它如一缕清风,为我们吹来那令人神往的超脱,它在儒家之外,开辟了另外一条更为宽广的人生道路,带来了另一种更为超越的人生启迪。而老子的隽语,如同散落的宝石,无需修饰便可自闪光耀。那崇尚自然与淳朴的晶莹智慧,早已深深的铭刻于每个追求者的内心,在这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里,抚慰了无数创伤的灵魂。那一句句箴言,如同一泓泓清泉,洞澈于魂灵,灌溉于心田,使疲惫的心灵有了一个可以回旋的天空。
清晨,问道于天地之间,体味阴阳合一之境界,于旷野处游憩,感四周之寂静,望远方之星灯,气沉丹田以守静笃,心入谷神而致虚极,舞一套太极拳术,听一曲高山流水,循恬淡虚无之至理,行渐修静悟之古训,顿时已体味那行云流水般的灵动与飘逸,偶然已习知那连绵不绝的玲珑与轻盈,仿佛一瞬间我已参透那大道无形、阴阳合一的真谛。而当我沉浸于那清净无为的大道时,旭日渐升于东际,天地渐亮于晨光,万物复苏而阴阳逐分,大道隐匿而自然独行,天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晨曦,而我也该告别这似曾相识的无形之道。
午后,思哲于品茗之时,去参悟那相生相克、循环变化的万世普法。品一沏香茗,或于桌前或于榻边,手执一册书卷,俯仰于哲理之间,沉思那道法自然的深邃,参悟万物归一的广博,仿佛间如驰骋于清新超脱之幻境,万物于我皆为虚无。那份闲静,那份悠然,那上善至若水的哲思,那柔弱胜刚强的崇尚,那阴阳相克、福祸相依的循环,那返璞归真、万物归一的变幻,这一切对哲理的思辨,让人醍醐灌顶,犹如久旱而逢甘露,好似春夜之喜雨,润万物于无声无息,这种互生互长,这种相生相克,每一份独有的哲思都给人以全新的感悟,让人扼卷长思,久久难以忘怀。
黄昏,明智于夕阳西下,去冥思那休养生息的无为而治,无限美好的夕阳,极尽那份饱满的沧桑,好似历经风起云涌之后的宁静与祥和。老子的智慧,于国极力崇尚玄德大顺而小国孕育寡民,于民则主张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那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国,那种使民不争的天之道,仿佛与现实越走越远,并逐渐淡化于人们心中。然而,每每尚武平天下之后的初世,无不以老子之智慧垂拱而治,似烹小鲜而实治大国,其无为的思想也成为后世效法的传世经典,也许,这就是老子的智慧流传千古的最好的佐证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每诵读这道家开篇之作,仿佛能预知未来,又仿佛透破生死,这也许不是因为文章绝妙的布局,而是缘于大道无形的深渊与广博。天地万物,各有其所,顺乎道而行于然,这才是老子智慧的精华啊。无数人曾探寻过道,无数人曾参悟过道,而今后仍将有无数追求者不断的去前赴后继的去思索和执着着道。
清风明月,大道常存。愿大道多广播,愿人生少忧患,也许,这也是老子未尽的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