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以前看到这句话,只稍微有点感触。但今年暑假,外婆走后,才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虽然母亲已经步入中年,但外婆在时,她还可以经常和外婆撒撒娇,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可以找外婆倾诉。但外婆走后,母亲才真正成长了(父母在的时候,子女永远是小孩子)我也开始恐慌,如果有一天,我的母亲走了,我该如何?我不敢想象这个画面,因为我害怕失去母亲。
其实有时候觉得血缘真的挺奇妙的,我从出生到九岁左右,一直是跟随我父亲生活的,父亲在家边种田边照顾我,有时候接下其他的事情赚赚钱,而母亲在外打工,我偶尔通过邻居家的电话和她保持联系。
后来父亲去世后,我跟随姑妈起生活,因为她是老师,我就随她一起住在学校里,而姑夫在省会城市上班,她们一般是节假日见面。放假的时候我有时候是在姨妈家,但大部分时候是在外婆家。经常听外婆和我讲故事,我也喜欢听。每次去她那,她总会会把自己积累下来的钱给点我当零花钱,甚至于当我读大学时,回去看望她,她也还是给我塞钱并说这些钱不给你我给谁啊,可以说,外婆对我是真的好,我本打算今年稳定一点了,回去好好陪我外婆的,可惜天不遂人愿。
高一,我随着母亲一起生活。其实我初中还挺叛逆的,是一个不算好的好学生,也是一个不算坏的坏学生。母亲那个时候已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就把我接了过来一起生活。
这么多年,母亲对我是很宽容的,而且在我人生路上一直给予我支持。有时候我压力太大,觉得人生真的太难了,她也总会安慰我,要我自己不要给自己那么重的负担。
当然,也会有不理解她的时候,也有过争吵,但之后总会重归于好。每次回家,她都会给我准备大包小包的零食,桌上摆的也永远是我喜欢吃的菜,就算是我想要个什么东西,她也会竭尽所能帮我买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好像在母亲面前,我永远可以当个小孩子。
希望自己快快成长,能为家人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