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煌煌北凉镇魂歌,三十万英魂赴国门。穿我汉衣裳,嫁我汉儿郎。北凉 死战!
我大明女子,不论贫穷富贵,出嫁之时皆可穿我皇室服装,凤冠霞帔。
我大明不割地,不赔款,不合亲!
沈云英
一段慷慨激昂文字,叙说千年过往,每每读起,眼中都噙着泪水。作为华夏儿女,对于“凤冠霞帔”都不陌生,从大明开始,出嫁“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的婚服样式一直是国人心中认可的华夏婚礼服装。
只可惜,现在女孩子只识“西式白纱礼服”,认为这是婚姻“圣洁”的象征,却忘了曾经“凤冠霞帔”的无上荣光。今天,猫叔就要带大家重新认识下我华夏的美丽嫁衣:
一、霞帔
相传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侵,当时还只是康王的宋高宗赵构一路逃至江南。
一日,宋高宗被追至现今浙江省丽水市附近,一个叫前金村的地方,逃无可逃,正是走投无路之时,忽得一妙龄少女相救。少女将宋高宗藏在谷箩中,又误导金兵一路向南追去。
宋高宗得脱大难,又见女子机敏可人,就动了小心思(话说,猫叔无比佩服宋高宗在这种时候还有泡妞的心思)。便取出身上一方红帕相赠(居然不是玉佩),约定“明年的今日我来娶你,到时咱两摇旗(红帕)为号。 ”
康王到杭州后登基,成了南宋的高宗皇帝。如约前去迎娶姑娘,不料只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女子根本不愿进宫。但是又怕皇命难违,驳了皇帝面子。便准备了许多的红帕,叫上全村姐妹都跑到岭上摇红帕,高宗瞬间傻眼,着实被调侃的不轻。
但救命之恩不可不报,面子丢了也要找回来。于是大笔一挥颁下一道圣旨:”浙江女子尽封王!让她们出嫁时都穿戴上霞帔! ”
身着彩衣恨不嫁,红帕盖头盼君来。从此新娘子出嫁都身穿红衣披霞帔,同时也没有忘记将康王赠送的红方巾往头上一遮。这一习俗代代相袭直到如今,老幼知晓。
二、凤冠
古人对“衣冠”二字尤为重视,是在特定的场合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符号。中国是礼乐之邦,现代人疏远了“礼”的理解,实际,礼并非繁缛的多此一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周礼将礼划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古人平日里穿的是“素服”,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着“礼服”。
凤冠就是皇家的“礼服”。据载,宫中嫔妃插凤钗,此俗起于秦始皇。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到汉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在重大祭祀的礼服中已经开始用凤凰作为头部的装饰。东晋南北朝的步摇、钗也往往会采用口衔珠滴的凤鸟形象,随着佩带者莲步轻移,凤鸟步摇在云髻上摇曳生姿。
到了唐朝,“凤”这个形象渐渐成为高贵女性身份的象征。隋唐在汉朝、东晋南北朝以来各朝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花树、钿、钗、博鬓的组合模式,并且以花树、钿的数目区分等级。比如皇后为十二花树,对应皇帝冕十二旒;太子妃为九花树,以下依次递减。我们经常形容女子笑得花枝乱颤,这里的“花枝”指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花树”头饰。
宋朝延续了唐五代花树冠之制。北宋中期,因为著名的刘太后摄政,出现了“九龙花钗冠”。在高等级的太后、皇后、妃等礼服首饰上添加了龙凤成为定制,并且增添了王母仙人队、各种鸟雀装饰。有时直接称呼为“龙凤花钗冠”、“九龙四风冠”、“九龙十二株花钗冠”。北宋在隋唐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在冠上添加了龙、凤。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见的凤冠,大多是明朝的样式。明神宗万历帝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凤冠上主要的饰件是龙凤。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凤则用翠鸟羽毛粘贴增色。冠上还装饰珍珠、宝石,翠云、翠叶、珠宝花以及博鬓(两边伸出来的部分)。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制作,后插嵌到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完整的凤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