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某校招面试之前的布置的作业,第二次做竞品分析比较稚嫩仅供参考 (面试挂掉惹,最后去做了开发)
知识就是财富!
目的
通过对知识付费类产品/平台的竞品分析,了解和熟悉知识付费市场,从而结合学习生活场景,给出自己的知识付费类产品方案。
方法:竞品分析
1. 知识付费现状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花子健)4月12日消息,知识分享平台知乎宣布将推出全新音频付费产品“知乎·读书会”,读书会产品于今天启动读书会年卡会员的售卖,4月18日正式上线。会员的年卡价格为199元,包含音频书、电子书、知乎原创书和12场专属知乎live的权益。
什么是知识付费?
1、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2、知识付费成为热点话题的原因:“知识就是财富”是一句经典格言。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拥有知识已不再仅仅是被描述为学富五车或满腹经纶,而是财富真正的源泉。
3、为什么会为知识付费?
A、时间成本:选择太多,用户决策瘫痪,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B、金钱成本:“得到”上卖的音频干货,商学院笔记,干货图书标价其实也很低,学习课程不用到现场,也不用订机票酒店出差奔波,这就是在降低人学习的金钱成本。
C、社交货币: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总结:为了减少知识获取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而形成的一场付费运动。
1.1 知识付费市场前景分析
正如2017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知乎、果壳、得到、喜马拉雅FM都针对知识付费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人们开始意识到知识付费市场的红利,一时之间,知识付费这个词红遍大江南北。
知识付费市场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来预测:
知识付费市场类似于图书市场,天猫图书《2017年行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整体市场规模近700亿。去除图书市场占比23.6%的少儿读物,剩余市场规模约为534亿。
根据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全国职工总数已达3.91亿左右,高中及以上学历达84.6%,且数据报告显示,63.32%的知识青年愿意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和收入而付费。我们依据,2017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69元,在知识付费方面,我们仅计算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10%,即使这样市场规模依旧有182亿之多。
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可以推测,当前知识付费市场合理规模约为180~540亿。且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市场规模仍会不断扩大。而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所公布的盈利报告,与当前合理规模还有着很远的差距。知识付费,还只是个未烘焙成熟的蛋糕。
1.2 当前主要知识付费产品分类:
如果说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那么2017年就是知识付费发展的一年。虽然知识付费的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各大平台已经逐步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立足于2018年,用户早期的冲动性付费行为已经大量减少,对知识付费的成本衡量与对内容的理性筛选在慢慢变多。整个付费知识内容正在变得由泛到精。
2. 选择竞品
通过对知识付费类平台在百度指数以及app市场的下载量对比,我们得到了位居前列的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以及在行一点(原分答)四个产品。
通过对四种产品的对比,也由于电子书市场、付费订阅市场的相对饱和,我们仅选取了其中涉及问答的知乎(值乎)和分答进行对比。(参考,微博问答的入场。)
3. 体验环境
测试机型:nexus 6p
操作系统:Android 8.1.0
测试网络:WiFi
测试应用:知乎 v5.14.1 在行一点 v3.3.0
4. 竞品对比
我们先看一下百度指数,由于分答在更名在行一点之后,增加了新产品功能,我们为值乎增加了知乎live作为指数趋势波动的平衡方法。
二者的百度指数持平,但相对来说,都不是很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问答市场的有待开发和完善。
4.1 产品定位
知乎的付费问答产品为值乎,内嵌于知乎app,在知乎社区中设立了单独入口。值乎依托于知乎庞大的用户体系和流量联合运营较为稳定的知乎live,逐渐向建立专业有效的付费咨询平台靠拢。。
在行一点(原分答)在更名后,改版为课、班、讲、问四大功能板块,以增加用户留存。一方面定位于建立专业的付费咨询平台,另一方面立足于课、班、讲板块,希望自己的知识传播分享平台。
二者定位类似,都在向构建专业的付费咨询和知识共享平台靠拢。
4.2 用户画像
值乎&知乎live:目标人群主要为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以男性用户为主。
分答:目标人群主要为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以男性用户为主。
二者在用户属性上基本类似:用户群主要为一线城市年轻用户,一方面,一线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人们有着更大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人均收入较高,用户对知识有着更高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
但知乎和分答用户群又有所不同,这表现在,相对分答,知乎用户在年龄分布上显得更为年轻化。相对知乎,分答用户女性占比相对较高。
4.3 信息功能架构
知乎
在行一点
值乎通过点击 我的-付费咨询 进入,或通过点击 用户主页-全部电子书-付费咨询 进入(第二种进入方法较为复杂,且该用户需要拥有电子书)。
在行一点 通过点击主页的 “问”即可进入问答页面,相对值乎来说操作直接而简便。
值乎功能较为简略,仅提供了付费问答,这与其配合知乎live开展知识付费尝试的定位是离不开的。
在功能方面,在行一点提供除了问答之外更为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初步构建了从1分钟到30分钟乃至更久的知识付费体系。从微信小程序我们可以看到在行一点试图去尝试社交化,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好。
4.4 表现层分析
知乎:整体以白色色调为主,正文内容白底黑字,灰色为辅,配色清新,体现了朴实简约的学院风格。按钮设计,采用蓝色,醒目突出。值乎与知乎色调基本相同,从而显得更整体化。测试发现值乎与知乎不共享夜间模式设置。(仅在知乎有效)
在行一点:整体以白色色调为主,正文内容白底黑字,灰色为辅,设计简洁。按钮设计采用红色,醒目突出而有活力。由于值乎在前,我们同样测试了在行一点的夜间模式设置,测试结果:无该项设置。
4.5 痛点问题
能不能持续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对于所有内容创作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马东的奇葩说是一种尝试,知乎、得到、多问、分答也都是一种尝试,特点都是变成了更强大的平台来维持知识的持续产出。而对于个体来说,就需要找到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了。靠好奇心很难维持用户的持续付费意愿。
数据报告显示,63.32%的知识青年愿意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和收入而付费,大多数的用户获取知识内容的动机仍然是功利性的。订阅专栏提供了相当量的满足感,但大多不是在很强的个人驱动力下付费购买的用户,真的是在为知识付费吗?
这样看来痛点问题就很明显了:
付费问答的回答时间多维持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回答真的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吗?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计算机配置问题,我们或许能够在1分钟内给予浓缩的回答。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能仓促而粗略的回答而已。这种问答模式不仅限制了答案的产出,同样限制了问题的产生。
5. 其他分析
5.1 盈利模式分析
值乎:广告、付费问答
在行一点:广告、课班讲问付费
5.2 运营模式分析
值乎:依托于知乎从PGC到UGC发展积攒的庞大用户群和大V体系。
在行一点:在产品初期引入大牛、明星、行业专家等,造成名人效应,吸引普通用户进入,并通过开展限时免费听来留存用户。
6. 总结:
即使知识付费领域现在依旧火热,不断吸引其他行业巨头跨界加入,但唱衰知识付费的声音也从未断过。
KOL变现能力有限、问答场景的单一化、用户付费意愿逐渐走低等问题是分答及诸多知识付费产品在过去一年所面临的困境。
正如我们对痛点的分析,如何平衡知识与问答产生的模式,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在行一点选择在做简短问答的同时,辅以较为高质量的时间较长的课、班、讲。值乎则选择与运营较为稳定的知乎live共同解决用户的人生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二者均在解决用户简短问答问题的同时,阻断了用户自身提出较为复杂问题的道路。
基于这一点我们作出如下总结:
值乎:值乎依托于知乎,一方面知乎为值乎带来了巨大的用户群和流量,另一方面决定了值乎很难从问答到专业咨询转型。因此我们建议值乎通过对问答运营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较为密集的咨询问题和咨询方向,并就该方向开展定期项目,促进用户与答主之间更深层次的互动与交流。
在行一点:通过在行一点构建线上知识共享平台与在行的线下交流并列从而构建知识包围圈,试图从线上问答留存用户,线下交流完成问答后续的深入。但是一方面在行提供的线下交流很难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选择,另一方面问答同样又未足够深入。此外,相对知乎大 V数量,在行一点的入驻专家数量相对较少,建议在行一点增加线上问答里各领域专家线上与线下交流的构建,从问答入手,以此增加专家数量并做到更深入的咨询、学习。毕竟做生活小助手还是做人生策略平台,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方向差别。最后,我觉得在行一点这个产品名字有点长。
知识可以走捷径,但这捷径依旧路途遥远。
结果:创新设计
国内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火爆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的深度化、垂直化成为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趋势。2017年,喜马拉雅FM平台儿童、情感人文和人文三个领域在专辑数上增长明显。
随着用户付费行为趋于理性,用户对于内容的选择更为挑剔,用户流量向头部内容进一步集中,知识付费平台竞争加剧,从业者进入壁垒提升,尾端的内容生产者出局。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2017》
1. 简要介绍
值乎和在行一点所做的问答,回答时间基本在1分钟左右。而对于很大一部分人群,一分钟的答案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此外,值乎和在行一点在线上线下结合之间做的较差。同时在应用市场,我们并未看到有较为成熟的专业咨询平台,因此我们决定来做这个咨询平台,暂命名为知行。
1.1 产品定位
付费咨询
产品基于问答付费提供咨询功能,主要涉及心理、健康,逐步逐步推广到情感、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健康未来可能被科技取代,但相对一段时间在中国还是比较多的问题咨询点。)
休闲娱乐
产品在提供问答的同时,通过专业用户产生各种视频、文字内容,主要涉及休闲娱乐课程教学。
线上线下
产品基于问答,而又高于问答。通过咨询专家的线上线下结合,为用户提供更深入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休闲娱乐的线上线下结合,为用户提供线下休闲娱乐去处。由专业用户产生线上内容,平台为之线下引流。
1.2 使用场景
付费问答
用户通过付费对专家进行问答,专家进行回答。
付费咨询
用户付费对专家进行咨询,提供沟通渠道:文字、语音或通话。
线下咨询
用户在付费咨询未能解决问题后,决定进一步对专家进行线下咨询(该部分专家为线下执业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
付费课程
用户付费购买课程,进行学习或娱乐。
线下课程
用户觉得课程满意,于是决定在闲暇时间前往线下体验馆。用户通过应用获取课程所在体验馆或周边体验馆。
评价
用户对咨询结果、课程、线下体验等进行评价。选择有用(知行、被咨询方、咨询方收益为:50%,30%,20%),或者无用(知行、被咨询方、咨询方收益为:20%,80%,0)。
2. 产品的主要设计细节和逻辑
产品整体定位于PGC,通过专业用户生产内容。
产品主要分为3个板块 inside、outside 以及后期逐渐加入的 myside。
inside:关注人的内在,为心理、情感、健康等咨询模块
outside:关注人的外在,为插花、形体,形象搭配等休闲模块
myside:产品对社交的探索。myside为专业视频生产,立足于娱乐社交休闲,通过用户发布知行动态,从而由专业团队根据要求制作视频,可作为知行的一档娱乐视频节目来运营。
myside执行场景:知行用户发布拍摄要求,通过用户付费票选,获得下期知行所要执行的项目。所得款项部分用于执行项目实施视频拍摄制作,部分作为盈利,少部分作为反馈给予拍摄要求提出者。
3. 用户留存方案
通过inside页面心理咨询板块,永久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来进行推广和吸引公益组织。通过深入的咨询模式,留存用户。
通过早期的专业咨询进行引流,利用投资吸引专业咨询机构入驻。
通过运营myside的社交模式,通过朋友圈、公众号、视频网站、应用进行推广,转化和留存用户。
4. 商业变现模式
1. 应用载入页广告。
2.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双付费,为线下进行引流,同时扩展线上的用户留存实现盈利。
3. 为用户提供周边物品的销售。
4.运营社交视频项目收入。
5. 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风险
首要风险即盈利问题。知识付费产品的变现是摆在前方的一个重要障碍。知行一方面想要做平台,另一方面又想达到足够深度。在最差情况下,很可能最后平台未搭建起来,同样深度也未做深入。当然,深度问题,我们可以在产品初期和一些资深的线下平台进行合作共同构建。那么如何开始这构建的步伐就成为了第一个风险:如何处理线上与线下平台之间的早期的利益关系。
其次,在产品运营中期,大量竞品出现争夺专业用户群的风险。
最后,内容质量问题。很多内容类的产品随着发展,内容质量水平随之变得参差不齐。知行作为一个PGC模式的产品同样会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大量的鼓励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同时保证内容的高质量,是一个摆在所有内容类产品面前的问题。
挑战
首要的挑战即是用户量的问题。在用户留存上,我们提出了一些方案,如何让这些方案真正的落实,并让它们产生应有的作用,这将是我们会遇到的最大挑战。
其次,在未成年心理咨询的亏空上,前期我们可以依靠投资,后期依靠公益(公益基金以及公益心理咨询机构)、其他版块盈利、以及一些周边。当然,这是产品在正常稳定运营时的状况。但在这之前,如何与其他相关产品竞争,并面对后来者的不断模仿,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随着越来越多专业用户的入驻,专业用户的水平认证问题。知行在运营的早期,在专业用户上必然会精挑细选,从而给予普通用户最专业的咨询和休闲体验。但随着产品的迭代更新和运营,专业用户同样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群体。如何认证入驻专业用户的专业程度,从而给用户提供最极致的体验,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挑战。
一些思考:
报告设计生成逻辑:
第一阶段:阅读和思考一些有关于知识付费现状和未来的文章。
第二阶段:开始着手对当前知识付费产品/平台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分类之后,选择一部分,进行竞品分析。
第四阶段:根据分析进行产品设计。
疑惑:
在进行第一阶段信息收集和思考时,很难想到一个合适的产品方向去设计。于是决定先选择竞品进行分析或许会有收获。但是在完成竞品分析时产生了一个疑惑:在完成竞品分析时,是面向面试还是面向产品?最终更多的还是选择面向产品来完成报告。
其二,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完成竞品分析时,最后完成的产品方案反而显得太过稚嫩。获取互联网上的数据通过头脑的分析从而信手生成若干报告和产品设计的目标离我还很遥远很遥远。
其三,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由最初的想法,到一步一步的设计。首先最开始的想法很容易对之后的设计形成限制。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最开始的想法在个人设计中很容易成为装水木桶的短板。其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由于功能和逻辑的细化,对自己的产品会越来越怀疑,但一时之间又思考不出更成熟的设计方法,最后只能把功能做的越来越庞大。
想法诞生:
产品雏形是在搜集知识付费信息时,看到下面这个回答而产生的。
最开始看到这个回答,第一想法就是做一个生活技能平台。当然不是所谓的拉电线和造篱笆,而是经过系统性的调查和数据分析选择用户所需求的生活技能来进行付费教学。不过细想之下,私以为当下用户更喜欢的是偏抽象知识类和偏娱乐类,于是想法作罢。不过随之而生的结合线下进行教学活动的想法则从未消失。这个想法也慢慢融入最终的产品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