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如酒,我却饮千杯不醉。故乡如笛,我总要在夜深人静时把它轻轻地吹起。
总是在心底说,等什么时候有空,就回故乡看看。可总是在工作稍微轻松之余,被些繁琐的小事打乱了回去的脚步。于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周末,最后才发现虽然就住在黔江县城里,可一年到头,我回老家太极的次数竟然不超过五次。
昨晚半夜突从梦中惊醒,冷冽的寒风从窗口涌了进来,我开灯起床,却发现外面滴答滴答下起了小雨。想到独自一人在乡下的父亲便再也没有了睡意。此时此刻,他是在灯下忙碌着,还是尚未归家?从何时起,伴随着对父亲的思念,故乡太极这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便常常在我的梦里回响,就如那家门口潺潺的泉塘河水,时常在我的心底荡漾。
夜半泡一盏清茶,独坐在阳台上的摇椅里,再没有了睡意。依稀记得15岁那年我便离开了故乡,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求学路,直到22岁大学毕业。期间我像候鸟一样,总是在不断迁徙,却总会在特定的时间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家里的那座老房子,一直守候在那里,同时也守住了那份乡愁。
故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小时候我以为故乡只有在外的游子才懂得它的含义。殊不知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故乡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就像儿时母亲的歌谣,总能让你在惶恐中感到一丝欣慰。
母亲总是还未到周末就早早打电话问我们是否回家,我总是说有时间就回去,于是在无数次的放了母亲鸽子后,上个周末我终于早早的起床,开车带着爱人孩子回了一趟老家。还在路上电话便一直响个不停,母亲在电话里一直问我们到哪里了,说是家里饭都熟了,一到家就可以开饭。
当车子驶入村子那条小路时,我打开窗子,阳光透过云层照进了车子,呼吸着大山新鲜的空气。这一刻,我是满足的。为什么明明没有离开家多久,却觉得像是隔了一个漫长的世纪之后,终于再次回来了。
车子尚未停稳,便远远听到了家里小黄(父亲养的一只小狗)的叫声。邻居总是调侃说,你们家的狗还真有灵性,每次只有你们姐妹两个的车到了,就远远的叫起来,别人家的车子路过它从来不叫。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进屋就看到桌子上摆满了饭菜,当然每次回来都少不了母亲熬的鸡汤。犹记得小时候每次家里炖鸡汤,啃鸡腿便成了我和妹妹的专利。姐妹俩坐在门槛上,一人一只鸡腿啃得津津有味。家里的大花狗便蹲在我们面前眼巴巴的看着,姐妹俩总是背地里悄悄把鸡肉吐出来喂给它,一转身又去灶台旁边守着,那时候多希望一只鸡能多有几只鸡腿啊!
长大以后鸡腿便不再是我的专利了,而是让给小孩子们吃,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对父母的称呼也悄悄从爸妈变成了父亲、母亲。而父母头上的白发也悄悄见证了这一切。
在我恍惚间想起小时候那些事的时候,母亲已经一把把孩子从我手里抱了过去,非让我们先吃饭,说是她看孩子。父亲一如既往的不善言辞,只是不断的给我们夹菜,一边絮叨着今年家里又多了几头小猪崽子,隔壁的老大爷又病了让我们吃过饭去看看。
饭后我们一行人晃悠到了家门前的小河沟,本来想着去河里搬螃蟹什么的。走近小河沟,才发现两岸早已被杂草包围。想要下河去玩几乎找不到路。这些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整个村子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田地荒芜了许多,也很难再看到以前孩子们放牛时的景象。于是到处荒草丛生,只有偶尔传来的鸟叫声,给这冬日的乡间增添了一丝丝生气。
一天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临走时母亲给我们的车子里放上了新鲜的大白菜,还有自制的霉豆腐、炒花生等。父亲骑着摩托车一直和我们走到了村口,才掉转头回家。临分别时不断嘱咐我们开车慢点,到家了一定先打电话报平安。
村子在夜色中越来越模糊,我心底的那丝愁绪却越来越重。多想再回到从前,早上起床,我站在垭口扯着嗓子一喊,父亲便在山下答应着:“就回来了,你们先吃着……”有人说乡愁是一生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可在外奔波的我们却始终记得故乡那泥土的芬芳,还有父母那日渐苍老的脸庞。
风雨数载,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着、忙碌着,人生在世,我们一路磕磕碰碰,难免有许多烦恼。可每次想起故乡,心里依旧觉得格外亲切,尤其那故乡的水啊,如饮千杯酒,能解万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