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宣泄几日的雨终于停下了,但也没有太阳。天暗沉沉的,风有些失了方寸,不客气地从窗口冲进来,屋子里叮当作响。
我正坐在电脑前,企图通过文字向你倾吐些什么,但手有些伸展不开,这委实糟透了。
是的,近来的生活无趣得紧,日子平淡得没有任何水花,以至于我说不出有什么动听的故事能说给你。
讲不出故事,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我想起小的时候,每天晚上奶奶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但这是与你所想象中不一样的故事。我短暂的幼年时光里,每天晚上都听着奶奶那些妖怪吃小孩、炸小孩一类的故事入睡,是不是听起来颇有些黑暗童话那意味。所幸我奶奶变的花样不多,所以到后来这些故事我也算耳熟能详,甚至觉得颇有些别致的趣味,我可能是被吓怕了,当然现在这也不过是些饭后闲聊的资本。
我其实算是一个颇喜欢构想故事的人,当我专心追一部剧或者小说的时候,我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对下面情节的猜测与构造,并在心中形成另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在去年的时候有过把其中一个故事记录下来的想法,但到现在也才写了十分之一不到,不免有些惭愧。
不日前,我总会梦见各种奇怪的像是童话的故事,这大抵是我灵感最多的一段时间,遗憾的是一觉醒来,并只记得写零零散散的碎片。当然,我还是习惯性地将这些碎片记录下来,兴许下一次能将其补全,我觉得这该是些不错的故事。
最近在看马克·克雷默和温迪·考尔编的《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其中有一篇写道:“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因为在深夜里,你会想不起你是怎么从原来走到的现在,所以有了故事。当记忆被抹去,当你除了故事就再无任何可以去记忆、可以被记住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到自己在故事上的贫瘠。
我敬佩于书中那些德高望重的作者书写的故事,他们总能用独特而流畅的表达方式,去向读者讲述一个又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没有抵达过埃塞俄比亚边境的饥民营,也没有极端坎坷传奇的个人经历,我构造不出向他们那样能够引发共鸣的故事。
或许,我还能从生活的“芝麻豆粒”中开垦出一些尚值一读的故事,但不是现在。也许是明天,又或者明年,我和那些想听故事的人一样,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并为之努力耕耘着。
好像又有些下雨了,细小的水粒糊到脸上和屏幕上,不算太好,却也不算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