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发了一个微头条,选的题目是 “历史上那些神机妙算的人”,写了闻鸡起舞的祖逖的故事。
下午便去4S店做汽车保养。
开车在路上时,听纪连海的《正说吴三桂》,整个下午,只是坐在休息区读书,读的也是吴三桂。因为我想写一个「那些历史上背叛的人的下场」为题的微头条。
所有看似可笑的人生,都有过程中的无奈。一叛再叛的吴三桂,一点也不可笑,他只是生不逢生而已!
傍晚回家后,又读徐阶的故事,之前写过一次徐阶扳倒严嵩,不满意,今天准备再打一条 榜,“历史上那些神机妙算的人”,写徐阶。
今晚有英语网课,Judy老师在腾迅会议室为我们开讲《新概念英语》,整整两个多小时,很多很多收获。对于我这样埋头傻读了六七年英语的人来说,各种知识点,都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课后读了一小时英语,十一点才开始写微头条。自从进入文史IP 群,周一至周五,每天必须完成三条以上微头条。
之前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上周的训练,稍有点适应。
昨天的分享会上,听年轻人说他一天可以发10个微头条,每条一千字,更是感觉三条微头条是太小的case了!
每天晚上我拿到题目后,会考虑一下选题,定下四、五个人物,找好需要阅读的书籍和材料,第二天起床后开始读书,然后写。
今天开始落笔太晚,过程中也不顺,完成作业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三篇微头条中两篇在审核中。
虽然每篇都几乎写到微头条字数的上限2000字,但是估计阅读量不会高,因为我光顾着堆砌史料,没考虑可读性。
写这样的微头条,我自己的收获,巨大到无可限量,所有模模糊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高效阅读,清晰地储存进脑子。
夏老师曾经问我:你的脑子是不是电脑?能记住那么多东西?
待我参加这魔鬼训练一周年后,我估计连我自己也会以为我的脑子有电脑雏形的模样了!286?年轻人可能看不懂。
人生最大的成就感,来自战胜自己!
所以,我混在砍柴书院的目的,不是要追求怎样远大的目标。我的目标,已经在每一天时时刻刻的阅读写作中实现了!
上周从冯梦龙《情史类略》中挑了一个故事,写了宋人陈寿,居然很受欢迎,展现量超过了22万,阅读量超过33000,很开心。
昨晚又从冯梦龙那里挑一个杨廉夫的故事写了,估计不会有上一次的幸运,但我自己写得很开心。
《情史类略》有500来个小故事,我估计都是冯氏自己随时记下的素材本,有百把字的,有200来字的,杨廉夫这篇算长的。
冯梦龙有时是自己记下一段故事,也有时是抄录一段,有好几个故事是原封不动录的《搜神记》等书。
陈寿那篇,冯氏自己曾经捞出來扩写成《陈多寿生死夫妻》收入《醒世恒言》,我在扩写的时候,是朝着不同的方向的,除了「服砒得治」这个主要情节同样出于素材本外,其它有许多不同。
感觉很有趣,仿佛跟冯梦龙做起了同学,《情史类略》是老師,我们一起做材料作文,扩写故事。
《三言二拍》只在年轻时读过,不太记得内容了,也不知道《王氏妇》这篇冯氏有沒有扩写过?但他写的一定不是绿竹,绿竹这个名字是我昨天临时编的,背惯了诗经,喜欢这个名字。
杨廉夫即杨维桢,我背过他很多诗,特別是《吴门竹枝词》,朗朗上口,轻松美妙。
以后每逢周末,可以再挑些故事来写写,因为周末不打卡,可以随意写。